第(2/3)頁 別人穿越的劇本都是王宮貴胄,要不就是廢太子傻王侯,再不濟那也是什么什么門派的什么什么弟子之類的,雖說面子上過不去,但起碼不必為吃穿發愁,但陳遙不一樣,他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種美好的廢物體驗都沒有。 如此前提下你和他說仁義道德?說頂天立地?這不搞笑么?活下去不香么?有比這個還重要的事么? 陳遙認為沒有,所以在沒有退路的前提下,他只能干壞事,反正就干這一票,完事遠遁江湖,與這濮州城老死不相往來。 雖說有點對不住梁大哥,但若是為了情面而讓自己、讓果兒他們那群孩子齊齊餓斃溝渠……陳遙自認當下所選還真沒什么錯。 再說了,他也不是要進城殺人放火打家劫舍,不過是去行那雞鳴狗盜之事做那梁上三秒真君子,只求能從那些深宅大院里摸出些儲糧就行。 這也是無奈之舉,就目前陳遙的情況而言,想要在最短時間內獲取足夠的吃食以躲避刀兵之禍,只能是兵行險著一步到位了,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更別說自己還是個什么都不會的童工,況且他也想好了,只要不被人發現,也不算折了梁大哥面子。 和守城的將士打了聲招呼,在梁大哥的熱情相迎下,陳遙可算順利進了城,他猜的不錯,這濮州城自明日起便是要封城戒嚴,戒嚴的意思就是關閉城門禁止閑雜人等進出,而且聽梁大哥的意思,這一封時間似乎還不短,這倒讓陳遙很是不解。 “嗐!陳老弟你有所不知,自打先帝被墜龍所驚乘龍殯天,這朝局就開始變得動蕩,當今天子年歲尚淺,即便登基改元,天權也難握于手,各地官員心意難測,薛大人此舉,也實屬無奈啊。” 聽陳遙問起濮州何故要封城戒嚴,梁大哥少有地斂去了一貫的笑臉,有些躊躇地解釋道。 聽他的意思,大概就是小皇帝沒什么本事,大權全捏在那群沒卵的家伙手里,而作為鎮守一方的天平節度使,薛崇瑞在這節骨眼上居然敢拿軍餉賑濟災民,若被有心人參上一本,那后果可不是鬧著玩的。 好在薛崇瑞到底手握天平軍,若是擺明了態度,說不定朝廷會以體恤百姓為朝廷分憂之名嘉獎,總之吧,最后結果如何暫且不說,圣旨沒出來或者一直不出來之前,薛崇瑞封城固守以求自保倒也在情在理。 梁大哥的解釋有理有據,聞者無不點頭附和深以為然,但陳遙聽罷卻是吃了一驚,倒不是吃驚朝廷如此昏聵宦官如此硬氣,他吃驚的,是梁大哥那句“先帝被墜龍所驚而乘龍殯天”。 這什么意思? “聽聞乃是京郊數里之外有龍墜亡,驚了圣駕,先帝本就體弱,如此一來……” “何時之事?” “便是昨年。” 去年? 去年歷史上有什么大事嗎? 陳遙想了想,如果有,那懿宗法門寺迎佛骨算得上是一件,但懿宗之死和墜龍并無關系,至少在陳遙所熟知的歷史里是沒什么關系的,怎么到了這兒,這家伙居然是被墜龍給嚇死的? 而且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京郊有龍墜亡? 陳遙聞言眼睛都大了一圈,這絕對是他活到現在聽到過的最扯的小道消息,這都什么跟什么? 古代有龍嗎?或者說中華神州大地上是否真出現過龍這種生物? 對于這個問題陳遙以前偶爾看書時也曾胡亂思考過,在他看來,作為龍的傳人,龍這種生物肯定還是有的,畢竟十二生肖他見過十一種,古人實在沒必要編排個不存在的東西糊弄自己糊弄后人。 舉個例子,若是某一天鸚鵡和老虎不幸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后人在書上看到其記載,曰:昆侖有禽,色七彩,言人語,以及山下有巨獸,形似貓,頭生王字,體大如牛,乃獸中之王之類的記載會怎么想? 多半也會覺得古人在瞎掰,哪有會說人話的鳥,哪會有比人還大的貓,頭上還長字? 陳遙相信有龍,但在他的觀念里,這種相信更多則偏向于理性的分析和科學的總結——簡單而言,陳遙相信古代有龍這種生物,只不過在他看來,古人眼中的龍,很可能就是現在的揚子鱷。 有了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再聽到梁大哥說起有龍墜亡于京郊,天子驚悸而亡這種話就顯得……有些尷尬了。 不過好在糾結無果陳遙便也沒再將這事兒放在心上,唐末是個亂世,亂世之時總是妖孽橫行,而且自宣宗之后那幾位都不是玩意兒,要真是被條死鱷魚嚇死那倒也完全不讓人感覺意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