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瓜分世界(20)-《宋恥》


    第(1/3)頁

    大燕帝國不斷呼吁和平,并拉攏世界其他國家,一起呼吁歐洲人保持理智。

    南洲宋國和東洲漢國也是這種態度,三大東方帝國已經達成共識,不支持歐洲戰爭,不讓歐洲戰爭將自己卷進去,這些歐洲人太瘋了。

    三大帝國也有自己的立場,那就是反德意志帝國。因為這個帝國沒收的外國資產中,主要就是東洲漢國商人的投資。而且欠的錢他們還沒還完,還表示不會再還了,這樣的流氓國家,三大帝國怎么可能支持。

    在法國內戰中,也比較偏向法國皇帝一方。因為工人實在是太不理智了,帶著美好愿望造成的破壞,比墮落的拜金主義還嚴重,在法國這樣的土地上,竟然還發生了餓死人的饑荒情況。

    法國工人控制了北方工業地區之后,沒收了一切資產,但經營的很不好。農場生產大規模下降,工廠除了少數兵工廠在為軍隊生產之外,其他工廠也大都停工。年輕工人大量加入軍隊,跟邪惡的皇帝軍隊血腥廝殺。德意志帝國入侵之后,他們也跟德意志人廝殺,跟西班牙干涉軍廝殺。

    法國工人的熱情全部投入了殺戮之中,他們的領袖樂觀的認為,只要打敗敵人,他們就能建立起一個完全自由平等博愛的國家。

    但這個理想主義的國家,在堅持了四年之后,還是被邪惡勢力聯合絞殺了。

    當工人們還只能拿著落后武器,少量新式金屬子彈步槍,以及大量老實線膛步槍的情況下,他的敵人已經用上了機槍,還用飛機轟炸他們的陣地,這是一場完全不公平的戰爭。

    法蘭西帝國皇帝重回巴黎,但國土大量被西班牙和德意志占領,開始通過談判收回土地的過程。西班牙人很快將占領下的波爾多等地移交給法國。跟德意志帝國的談判,則一波三折,雙方在萊茵蘭地區有錯綜復雜的歷史關系,許多地方很難說清是法語區還是德語區。最終法國人收回了佛蘭德法語區,但盧森堡、洛林公國和阿爾薩斯交給德意志帝國,士瓦本公國也全部歸還德意志帝國。

    法蘭西主要領土依然保持完整,但國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整個歐洲都不在認為法國還是一個強國,但法蘭西海外領地還在。法國人自己還將自己視作一個世界帝國。只是這個世界帝國如今太過老邁,本土人口經過這一番折騰,下降到了五千萬,整整一千萬生命被消耗,人力資源嚴重不足。

    法蘭西政府試圖重啟法國工業,到處都需要人力,于是大量北非領土上的勞動力被引入法國,法國開始了非洲化進程。來自北非的殖民地人口,帶來了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但也解了法國的燃眉之急。

    在法蘭西帝國高關稅保護下,大量法國工廠重新恢復生產,他們有一個龐大的本土和殖民地組成的市場,有一個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能夠生產上到飛機,下到棉布的所有工業產品。法蘭西帝國皇帝在北非期間,大量法國本土經營來到北非,也對北非的開發極為有利。大量被工人趕出工廠的工廠主,帶來了資本和經驗,他們在北非建立了一系列工廠,主要是輕工業,發展起了一定規模的棉紡織工業,在這里開辟了數百萬畝棉花種植園。還發現并開發了北非的石油資源。

    此時世界經濟危機依然沒有結束,這是一場綿延了五年的大危機,各國再次互相關閉過境,不許別國商品入境。連東亞三帝國,都開始再次互相封鎖。東洲漢國這個喜歡大量出口和大量進口的國家,也搞起了關稅壁壘。全世界主權國家都成了一座座經濟孤島,只有少數經濟學家還在呼吁自由貿易。

    復雜的局勢發展,讓一些矛盾消失了,比如過去頻繁出現的貿易爭端,現在沒有貿易也就沒有爭端了;一些矛盾激化了,大家都在搶占經濟勢力范圍,已經進入白熱化,間接的刺激各國不斷尋找盟友,排斥其他對手;一些矛盾則長期存在,也找不到解決辦法,比如英國和大燕帝國爭奪南非的行為。

    這場南非黃金爭奪戰,已經持續了二十年之久。但雙方誰都無法占據優勢,英國人對黃金的渴望程度,遠高于大燕帝國,因此對南非的重視程度更高。大燕帝國擁有世界幾大產金區的大多數控制權,因此對于南非黃金更多是以價值來看待,而英國人控制的金礦極少,往往是從戰略角度來看待,認為南非金礦事關英鎊金本位地位和金融安全。這就如同獵狗和兔子一樣,雙方對追逐的看法完全不同,一個只是為了食物,可有可無,一個去是為了生命,必不可少。

    大燕帝國重視不夠,就不愿意為了金礦而采取極端手段,大英帝國國力不足,就不敢于為了金礦而跟大燕帝國開戰。因此雙方保持了長期的和平競爭,只是天平始終朝向實力雄厚的大燕帝國一邊傾斜。

    英國來到南非之前,大燕帝國在這一帶已經經營了百年。跟當地的科伊桑人關系密切,曾長期幫助這些部族抵抗北方班圖人的入侵。最后大燕豪商直接控制了津巴布韋的金礦后,班圖人大遷移在東非被遏制了。科伊桑人可以安心在南非生活。因此許多部族跟大燕帝國始終保持著密切關系,跟南角宋商保持著百年友好,這種長期接觸的狀態,讓許多部落都在一定程度上漢化。雖然長著黑色的皮膚,但許多人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一些宋國慈善人士還在這里興辦了學校。

    英國人到來后,哪怕修建了鐵路,依然無法抵消這種優勢。由于大燕帝國的制衡,英國政府無法直接軍事控制南非,也沒有移民能力和意愿,雙方主要圍繞金礦區滲透。同時暗中支持黑人部落騷擾攻擊對方的交通線。

    大燕帝國優勢越來越大,尤其是八年歐戰期間,南角城成為南非黃金唯一的集散地,英國人從西非奧蘭治河口修建的鐵路,甚至長期無法穩定開通,動輒就被土著居民破壞。

    戰后英國人卷土重來,卻很難扭轉劣勢。在金礦區,一個附近的非洲部落控制了這里,聲稱對這里的主權。大燕黃金商人給了該部落大量好處,得以在這里安心采礦,英國人控制的礦區,卻長期遭受黑人部落的破壞。戰后英國政府陷入財政枯竭狀態,更加渴望黃金,直接派兵擊敗了這個部落。但引起了大燕帝國的不滿,雙方進行交涉后,最終達成協議,誰都不控制金礦區,金礦屬于當地人的金礦。

    兩強相爭之下,黑人部族奇跡般的保住了自己的權力。英國人也不得不給黑人分紅。爭奪黃金還在繼續,但更多是商業性的,雙方礦業公司都在尋找更好的礦脈,投入更多的采礦設備。

    南非超級金礦的產能很快就超過了世界其他采金區,英國人得到源源不斷黃金的流入,英鎊信用勉強得到維護。

    經濟危機持續到第六年,開始有一些國家走出危機狀態。南洲宋國率先開始恢復增長,大量中小企業破產之后,在主要消費品行業,形成了大量壟斷公司。南洲的榨糖、紡織、冶金、造船和航運也都出現了壟斷企業,但大量家族企業還是熬了過來,再次恢復活力。

    宋燕之間的貿易關系,經過幾年冷戰之后,也打破了僵局。主要是宋國人習慣讓步,文人士大夫把忍讓看做智慧。他們接受了大燕帝國的一些不平等貿易條款,比如免除了絕大多數大燕帝國商品關稅。大燕帝國則依賴宋國的航運,沒有宋國運輸公司參與,大燕帝國海外運輸連本國內部貿易都難以維持。另外大燕帝國還在向宋國主要商品征稅,包括優勢的冶金業和造船業,借此保護了本國工業。

    東洲漢國則不接受這些霸王條款,大燕帝國向東洲鋼鐵征收超額關稅,他們就向大燕帝國機電產品征收同等關稅,兩國貿易戰讓雙方再次回到以前的狀態,只有少量奢侈品和高價值產品能付得起關稅,其他商品不是被第三國搶占市場,就是被替代品取代。

    宋國之后,大燕帝國也再次恢復增長。因為大燕帝國擁有最廣闊的經濟腹地,除了本國龐大的市場之外,還控制著海外的印度、三佛齊、蒲甘王朝、高棉帝國等經濟體,向這里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輸出資本,漸漸度過了經濟危機。

    大燕帝國危機結束之后,許多國家也就跟著恢復了生機。雖然他們還是無法進入大燕帝國廣袤的市場,但是無形的資本卻不會受關稅影響。許多國家可以再次從大燕帝國市場上借道廉價資金了,對于一些后發國家來說,發展成本大幅度降低了。

    對大燕帝國來說,這其實是資本輸出和金融服務業,來自海外的資本盈余和服務收益,已經遠超商品出口。金融集團長期游說下,政府也覺得本國經濟應該能承擔一定數量的海外商品沖擊,恢復貿易對誰都有好處。

    大燕帝國開始著手組建一個新的關稅同盟,首先跟宋國和漢國協商,這是大燕帝國最無法忽視的海外經濟勢力。

    大宋做出最大讓步,全面免除其他兩國進口關稅。大燕帝國和東洲漢國則有所保留,都有權力對本國工業進行保護,但規定稅率都不能超過百分之十。百分之十的稅率,一定意義上已經達到了自由貿易的標準。因此三國貿易再次啟動,各國工業普遍增長,只是對經濟的影響沒有想象中那么大,因為此時三國已經普遍進入了服務業時代,工業重要性對各國經濟都已經降低了。而服務業,在之前就保持的較為暢通,金融和航運收到的打擊并不大。

    三國逐步增長,許多小國開始受益。因為一些國家也被邀請加入關稅條約,對外貿易對東亞三大帝國這種上億人口規模的發達經濟體來說,已經不是那么重要,但對一些小國影響極大,因為大國幾乎沒怎么增加的出口量,對一些小國來說可能就是翻番的概念。

    高麗、倭國迅速恢復,并快速擴張起來。西遼帝國也通過出口石油,經濟開始強勁增長。

    印度黑女真帝國的工業化也步入了快車道。這個國家,前些年經歷了一場大范圍農民起義,皇帝一度出逃。在大燕帝國的支持下,才沒有像以前的伽色尼帝國、奴隸帝國一樣改朝換代。

    這個國家的工業,在歐戰期間也大幅增長,棉紡織工業等優勢工業幾經波折終于完成了工業化。其他產業也發展起來。但內部凝聚力依然松散,回教、印度教、耆那教等幾大宗教和十幾個派系,以及數以百計的語言和民族,將內部割裂成許多不同認同的團體。

    這些宗教相互競爭中不斷發展,也出現了適應現代文明的改革。還因為跟大燕帝國接觸,沾染上了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這些宗教都從事金融業,是印度金融業的主力軍。在社會中下層,這些宗教起到的組織力,比政府更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山县| 施秉县| 舒城县| 定襄县| 两当县| 威信县| 唐河县| 阳曲县| 茂名市| 寿阳县| 馆陶县| 揭西县| 密云县| 阿克| 定襄县| 连云港市| 香格里拉县| 汨罗市| 仲巴县| 东城区| 乐亭县| 沙雅县| 阜新| 木里| 乃东县| 昆明市| 女性| 灵武市| 昭苏县| 凤冈县| 绩溪县| 太保市| 光山县| 德州市| 肇州县| 绿春县| 舟山市| 买车| 应城市| 井陉县| 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