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 內政(1)-《宋恥》
第(1/3)頁
接二連三的失敗,讓綦業的雄心壯志徹底磨滅,大燕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依然讓敵對勢力瑟瑟發抖,可他很清楚,如今的大燕國,看似更加強大,實際上比以前弱了。
他南下統一之前,大燕國的本土相對狹小,北方從燕云而下,有山東、淮北,然后是大宋疆土,直到嶺南的兩廣又是大燕國土。
之前東藩府下轄的大燕國土,主要都是沿海、延邊地區,人口三千多萬,經濟非常不錯,從本土向海外延伸,北方山東直接通往大東洲,跟十二都連為一體,南方廣東向南擴展,一直跟印度、大食國連在一起。當時的大燕國,擁有廣布世界的港口基地,整座星球,沒有大燕國商船抵達不了的地方。
當時的大燕國,面對任何一個敵人,都可以用全世界的力量去對抗這個敵人,那是一個世界大帝國。可如今,吞并了長江以北的土地,人口也終于跟南宋相當,達到了一億,但財政盈余的不多,大量國土上,并沒有盈余產出,反而需要中央補貼。
如今江北地方,連揚州這樣當年跟上海并列的大城市都在萎縮,整個沿江城市都是如此,國家經濟命脈轉向大海的跡象明顯。
以前長江之所以能支撐那么多大城市,主要是因為這條大河,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帝國的貿易命脈,可如今宋燕對峙,長江上的貿易迅速萎縮了八成,揚州的衰落,就是海洋經濟壓倒內河經濟的象征。
海洋經濟倒是沒有萎縮,燕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貿易國,海貿恢復之后,無數大燕國商船開始活躍在大海上。但更多開始跟本國的海外國土貿易,跟東洲十二都貿易,跟大食國、印度貿易。跟西洲的黑人貿易。
規模還在,但利潤卻大大下降。一方面是一些競爭對手出現了,波羅的海聯盟、威尼斯等國,都通過不同航道進入印度地區,向這里的國家提供歐洲商品。北歐的鋼鐵,米蘭的鎧甲,已經開始蠶食東亞產品的市場。燕國商人要奪回市場,就必須壓價銷售。另一方面,則是成本大大增加了。宋燕對峙,兩國依然在向海外出口商品,但是兩國之間的沿海貿易變得蕭條,大量沿海中小海船無法駛入對方的港口。燕國商人要想裝載宋國貨物,只能經過中間商采購,利潤被削了一道,成本大幅度增加。
大宋海商也是如此,從過去經營萬國貨物賣給萬國的模式,轉向了主要跟自己的海外領地貿易。雖然失去了東洲東岸地區,但宋國開發的大南洲(澳洲)卻有了規模。這里的人口在持續不斷流放罪犯之后,已經達到了五百多萬人,當超過一百萬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規模可觀的跟宋國之間的貿易需求。
如今大南洲的人口規模,已經支撐起了一個相對復雜的社會體系,并且開發出了大量優勢產業。這里的黃金也被發現,每年為大宋提供超過十萬兩黃金。宋人在這塊天賜之地上,沒有發展成澳大利亞式的礦山和羊毛上的國家,而是以農業為主,跟燕國一樣,大規模采用牛耕馬耕,每年生產的糧食,大量返銷大宋,能養活五千萬宋人。
至于牧業,主要是民間自發的養牛業,以及官府興建的規模巨大的群牧司,主要為宋軍飼養戰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高尔夫|
鞍山市|
农安县|
台中市|
额济纳旗|
竹山县|
彰化县|
临洮县|
盘锦市|
汝城县|
辛集市|
凤阳县|
天津市|
武定县|
丹江口市|
绍兴县|
文登市|
深圳市|
北碚区|
大关县|
太保市|
永昌县|
木里|
轮台县|
新巴尔虎右旗|
米林县|
弥渡县|
济源市|
南昌市|
阿拉善右旗|
岳池县|
桃园县|
潼南县|
扶沟县|
奈曼旗|
泾川县|
平江县|
金门县|
荥经县|
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