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畢竟李存勖先前挫敗了契丹二十萬大軍,不止也可以說威震天下。而契丹近些年來拓張的很快,北地那些不愿臣服于耶律阿保機的諸族各部,也很有可能因李存勖的威名而甘愿投效,所以即便吳、吳越、楚、粵、閩等國肯向我朝稱臣,但是后唐那邊也絕非是孤立無援...... 然而還有一方勢力,對于李存勖改國號為唐稱帝,而與魏軍轉而成為敵對關系想必也是樂見其成。那一方割據政權并非李天衢與李存勖任何一方的臣屬藩國,便是占據兩川之地,也早已稱帝的蜀國王建。 王建那個老狐貍...雖然論雄主之才不及朱溫,可是他也十分善于算計。我魏朝與后唐兩大國戰端一開,那王建必然也是樂見其成的。 即便聽聞現在蜀國朝堂也已愈發糜爛,王建也不比當年打天下那般勵精圖治,注重發展而使得蜀地大治,如今他已年邁,已是愈發貪圖享樂,而開始廣設苛捐雜稅,所以即便蜀國占據西南一方疆土,到底也不比后唐李存勖那般才稱得上我朝的勁敵...... 李天衢心中尋思,不過王建野心向來不小,有了楊師厚那等名將投效,他揮師向南挫敗大長和國,又吞并了滇地大片疆土。即便王建年邁而愈發昏聵,蜀國統治集團也已越來越腐朽,內部矛盾也在不斷升級...可是也正是因為比起其他諸國君王,王建對外擴張的欲望更大,蜀國也向來覬覦川陜、荊南等地,李存勖要利用王建對抗魏朝,而蜀國會趁著后唐牽制之際悍然發兵,這種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思量著己方勢力,與后唐同諸國的邦交狀態。李天衢每日還是要處理許多國政軍機要事,而再等候揚武軍那邊葛從周、周德威這兩員名將之間的戰報傳來。 然而在此期間,如今官居禮部侍郎的張歸弁,卻帶來了一樁噩耗向李天衢稟明: 徐泗軍節度使張歸霸病逝身故,卒于任上。 御書房內,眼見張歸弁雙目紅腫、面帶悲色,很明顯還在傷感于他兄長的離世。而張歸霸膝下三子張漢倫、張漢融、張漢杰哭喪著臉,也都跪倒在地。李天衢長嘆了一口氣,隨即安撫張歸弁說道: “歸霸自當年輔佐朕至今二十余載,為國勞苦功高,只可嘆我朝痛失一員功臣名將...朕自會下旨詔贈歸霸為太傅,謚號文忠,以彰他赫赫功勛...至于徐泗軍節度使一職,自當由歸厚接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