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年張家三兄弟背離黃巢反軍,而被李天衢說服投誠之后。與張歸霸、張歸厚那兩個兄弟不同,張歸弁主要從事文職,即便武名稍遜,可是多少年下來也是兢兢業業,能盡職盡責的處理本職事宜。而張歸霸、張歸厚在外統掌藩鎮,張歸弁身為京官,在朝中也有一定的地位。而聽李天衢出言安撫,張歸弁連忙拜謝皇恩,又連聲說道: “微臣兄弟三人,當年投從反軍起事,尚還不知實乃明珠暗投...而后發兵圍攻陳州宛丘之后,又遭幾路藩鎮圍剿,有幸得蒙陛下賞識,這才得以棄暗投明,我等也自當披肝瀝膽,以報答陛下知遇提攜大恩...... 而家兄雖不幸身故,微臣悲不自勝,可是又蒙陛下追贈加封,兄長泉下有知,也能得以告慰了......” 張歸弁一邊說著,一邊把眼望向仍跪倒在地的張漢倫、張漢融、張漢杰三人,而又向李天衢稟說道: “微臣今番前來,也因家兄亡故,微臣這三個侄兒,也自當卸任官職,至貝州(宋朝時節改名為恩州)清河家鄉故里為兄長守孝,而向陛下稟明......” 話題又轉移到了張家下一代這三兄弟身上...李天衢聽了,眼中不易察覺的閃過了一抹戾色。而張漢倫、張漢融、張漢杰這哥仨聽了,那三張哭唧唧的臉似又拉長了幾分。 父親病逝,張漢杰與張漢融、張漢倫兄弟三個固然悲戚。而讓他們更抓心撓肝難受的是,本來這段時日下來,他們也都已與魏朝太子李繼志打得火熱,彼此的關系也是愈發的親密。 以功勛將門衙內子弟的身份,又與很有可能要成為國家嗣君的太子交情極深。按張漢杰等人合計,即便方今帝君李天衢身子骨還硬朗的很,可是他終究也會有駕崩的一天...而他們哥幾個身為年輕一輩,就盼著能夠得到未來帝君的寵信而攬握大權,結果就因為他們父親的離世,不得已只得暫時遠離汴京,誰知道在此期間,又會不會有哪些公卿朝臣、衙內子弟能討得太子歡心,而取代他們哥仨的地位? 而且遠離富庶繁華的汴京,要到父親張歸霸陵墓前搭小棚子,睡草席、枕磚塊,粗茶淡飯而不可飲酒,也不得與妻妾同房,不聞絲弦音樂,不得設宴、不洗澡、不更衣...想到服喪告丁憂守孝的那些規矩,張漢杰、張漢融、張漢倫三人都是一般心思,低垂著張苦瓜臉,心里當然是百般不愿。 而李天衢冷眼環視張家兄弟三人一番,心說即便這幾個佞臣早晚要懲治,可畢竟張歸霸尸骨未寒,而張歸厚、張歸弁這兩個叔父尚還健在...要把握真憑實據,肅清朝廷隱患也是以后的事,眼下也不宜拿他們幾人開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