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節帥既愿奉我魏朝為主,朕也自當厚待。聽聞晉王稱帝后,追贈加封昭義軍李節帥之父為太師,享隴西郡王爵祿,我朝也可封他為郡王。便如同其他臣屬藩國,昭義軍治下軍政大事,也全憑李節度自行決裁。 至于每年貢賦,也權由昭義軍便宜行事。如若有外敵兵犯昭義軍,朕也會做為李節度的倚仗,而派遣軍旅救援,這便是朕會許以昭義軍的利處。 而昭義軍既然向我朝稱臣,李節度也須遣質子至汴京安住。而待我魏朝與晉人交戰之際...昭義軍也須引兵接應,由我軍屯戎要隘,以便對北面用兵。這些事,你昭義軍卻又依不依得?” 李天衢很快又開出了條件,他也很清楚對于自私自利的李繼韜而言,只要能讓他享有充分的自主權,并且承諾昭義軍藩鎮牙軍部眾、積蓄錢糧為其私有財產...那么除非后唐以后有實力滅了魏朝,這廝也一直會死心塌地來做河東李家的叛徒。 而魏琢聽李天衢說罷,果然面露喜色。畢竟按他主子李繼韜的意愿,無論是繼續終于后唐還是轉投魏朝,的確就是要做個逍遙自在的關起門來做個土皇帝,你向我要兵、要錢、要糧得多了,即便是我老子曾經效忠的勢力,也照樣要反;誰又能滿足我的要求,我名義上就愿意奉誰為主子...... 是以魏琢自知此番出使,起碼從他的立場上而言,也是順利圓滿的完成了任務,遂當即便痛快的連聲拜道: “陛下仁德圣明,恩澤鄙鎮,微臣謹代節帥叩謝圣恩!” 然而李天衢沉吟片刻,忽然卻又問道: “李節度與藩鎮治所一眾幕僚牙將,雖愿意投從我朝,但昭義鎮治下其余軍州牙軍,可都愿改旗易幟?” “這......” 魏琢聽了,遲疑之色在臉上稍顯既逝,而這般情形之下,他當然還是要拍著胸脯打包票,便立刻回道: “李節帥既襲父爵,于晉王下詔之前便宣稱為昭義軍節度留后,而諸部牙兵也都不曾反對。今番易幟投從上朝,想必藩鎮內諸部牙軍也會一并順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