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吳軍名將李神福以少勝多,挫敗荊南舟師,而致使又一方割據勢力的君主成汭兵敗身死,這樁軍情震動周邊諸國各藩。然而也如史載軌跡那般,消息一經傳開,本來由成汭占據的荊南軍周邊各方勢力也立刻動彈起來,開始調遣兵馬撲向那塊如今已是無主之地的領土...... 江陵以南,長江渡口。 數千身著楚軍制式衣甲的兵卒,列陣等候于南岸。統領這支部曲的主將卻也只是靜靜等候著,他環顧面前一望無際的長江水向東奔流,似乎也不急于統兵乘船過江,而嘗試前去接管江陵那處荊襄重鎮。 那員楚軍大將濃眉大眼,頜下蓄著扇圈胡,生得倒也甚是威武。他是楚國開國君王馬殷向來重用的宿將許德勛,為人也以謹慎持重而著稱。直到又先行派遣出去,而渡江去打探聲息的輕舟復返回來時,許德勛才趕忙上前詢問,然而就聽那小校稟說道: “江陵城頭上,已插上了魏國的旗幟。據卑職打探,四日前北面便有兵馬疾行至原由成汭統掌的荊南三州,各處城郭不敢抗拒魏國,也只得開門接受收編。” 許德勛點了點頭,也不由嘆聲說道: “果然還是讓魏帝近水樓臺先得月,荊南成汭名義上向他臣服,如今又兵敗身死,又是后繼無人。魏國遂順理成章的接管了他那三處軍州,罷了...我等前來試探,本就是打算搶先一步,再與北地交涉,可如今看來,到底還是沒有機會趁勢占成汭三州。 畢竟魏帝勢大,我們與他爭不得,也決計不能給魏國任何興師問罪的理由。仍只得專顧占取雷彥恭所統掌的澧、朗二州便是。只不過...魏帝蕩滅杜洪奪下鄂岳軍,便已與我國疆土接壤,如今他又占荊南軍,與我國隔江相望。多了這么個強鄰,對于我楚國而言,這也絕對不會是好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