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按說本來是應該在成汭敗亡之后意圖趁火打劫,曾一時占據江陵,然而到底還是讓出了地盤由朱溫占據分封于高季昌,只得擄掠人口和貨財而去的楚國兵馬,這一次則是連江陵的城門都未曾入,由于忌憚李天衢的強勢試探過后,便知難而退了。 畢竟李天衢知道成汭一意孤行,必要統領他麾下水陸十萬兵馬去征討楊行密,那么不免會撞見李神福這個南吳第一名將,自是必敗無疑,而且也極有可能不會保住性命再逃回荊南軍。 李天衢心說按原本的打算,且先留著成汭荊南軍一段時日,不但讓他這一方割據政權做為南面與蜀、楚、吳等國的緩沖地帶;有朝一日等到與南吳打響全面戰爭的時機成熟時,再利用他的荊南舟師也不遲。 到底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成汭還真就不聽勸...所以在李天衢聽聞過他出兵的消息之后,心說荊南軍的地盤就不能再落入他人之手,便立刻下旨命山南東道方面的部曲陳兵于荊南軍北境。楚王馬殷反應再快,當然也就無法趕上早做部署的李天衢。 此時此刻,位于瞿塘峽口,處于荊楚上游為巴蜀東面門戶所在的夔州府署當中。本來已經點兵揮軍,正要東進的那員蜀軍主將聽聞以江陵為中心的荊南三州為李天衢迅速占據,也不住扼腕嘆息。 這個人,是如今官居蜀國分封出來的武信軍節度使,身為蜀帝王建義子的王宗壽,他皺眉深思,口中正喃喃說道: “成汭戰死的消息傳至我境,自然也不及占據山南東道的魏帝李天衢,以及統掌湘楚之地的楚王馬殷反應更為及時...何況還須由父皇下旨,方可東進趁機奪下江陵要隘。 從荊南到巴東、再從巴東至成都傳遞聲息耽擱了時日。荊南三州既已為魏國所取,這也就不宜出兵了......” 本來成汭覆亡之后,他的基業立刻便被朱溫、馬殷、王建、雷彥恭幾方勢力瓜分的干干凈凈。如今卻是李天衢搶先出手,震懾退了蜀、楚兩國。至于留守藩鎮的成汭舊部幕僚,倒也都樂意接受李天衢的收編。 畢竟成汭雖然頗得民心,可是對于他手下屬將幕客而言,可絕對談不上是個明主。因猜忌逼得原本嫡系將領許存出走,還曾擅殺頗有才名的幕僚鄭準,在時而偏激愛走極端的成汭手下做事,往往也都很沒有安全感。何況自己的骨肉子嗣,都被成汭親手殺盡了,哪里還有什么荊南軍節度使的繼承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