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秦小娘字字泣血,倒也說得安氏眼淚直流。一想起宮里葙娘的日子,她就揪著心的疼。景姿雖不是自己生的,卻也養了多年,如今秦氏一說,她還真是舍不得了。 “景氏一族的榮耀,總不能全靠著咱們啊,二爺府上景妍不也能入宮嗎?姐姐,您發發善心,就當給咱倆留個閨女吧。這逢年過節的,還有個人回來看看咱們。” 終于安氏被說動了心,那天赴宴獨獨帶著景姿前往。也算景姿這丫頭有些能耐,崔家小侯爺崔遷看見她就挪不動腳。才子佳人,流觴曲水,飛花令。更是互相傾慕,沒出半個月,崔府就派人來說媒。 雖說,送女入宮的打算落空了,但終究一個庶女能嫁給關內侯的嫡子,也算是福氣了。加之安氏勸說,景淮才算是松了口。 親事就定在明年三月中旬,冬季正好是趕制婚服的時候。 “你們都回去繡個樣兒,明兒國夫人和小姐會親自過來看,挑中了誰的就由誰來主持制作。” 王司衣也想趁此機會好好探探底,把繡功扎實的挑選出來。 其他繡娘都沒有出聲,唯有劉婼開口問道:“請問大人,景府定的價位在多少?” 沒有具體的價位就很難確定材料,婚服的檔次也無法確定。劉婼正好問在點子上,王司衣卻因為提問的是劉婼,而顯得有些不悅。 但,礙于眾人都在,不好太過苛刻,王司衣冷冷道:“定金一千兩,婚服完成之后還有兩千兩。若大家做得令小姐十分滿意,則另有賞錢。” “哇,三千兩的婚服!” 從繡娘里發出的這聲感嘆,劉婼就知道自己贏定了。三千兩的衣服別說見過,她們可能連想都沒有想過。 興許是體諒母親勞累,妁伊那夜異常的乖巧。就連一直不是很喜歡孩子的繡娘,也湊過來逗她玩。 “其實她還挺可愛的,只要不哭的時候。” 劉婼微微一笑,說道:“孩子嘛,哪有不可愛的。” 白天點名的時候,劉婼注意聽了一下,這繡娘姓付叫綰心,涿州人,父親是州上一個小官吏,說不上大家閨秀倒很有一番小家碧玉的模樣。 “你還不去繡樣兒嗎?”劉婼看她專心的在跟妁伊玩,開口問道。 “繡什么啊?三千兩的衣裳,我爹爹的歲奉不過如此,難以想象那會是什么樣的衣裳?” 當年劉琰還是魏宮里的太后時,別說三千兩的衣裳,價值連城的衣裳,劉婼都見過不少。可是,現在已經都模糊了,連顏色都是暗淡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