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句話說通了其實就四個字,與時俱進,但是這四個字卻凝聚了無比艱澀的智慧。 世間事本就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諸子百家哪一個不清楚做學問要與時俱進? 問題是怎么進? 往哪進? 有多少人能脫離時代的局限性看穿未來?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王學斌這樣橫跨千年的。 “聊什么呢?” 王學斌看完了這一卷書,準備找紀嫣然再換一卷。 他現在看的都是紀嫣然的藏書,整整一座樓的書,有三四十部書是他沒看過或者版本不同的。 這兩天他足不出戶就是在研究這些東西,一本論語就有四五個版本,每個版本的言論都有區別,甚至還有相互沖突的地方,非常有趣。 看完這些他還感嘆不已。 什么萬世師表? 一個牌坊罷了! 后世的論語早已不知被修改了多少遍。 每一字每一句都被解讀出無數的微言大義,卻不知手里的東西根本不是孔子原文。 歷史啊,不愧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我與善姐姐在談論韓非的學說呢!” 紀嫣然搶在善柔之前說出了這句話,臉色如丹霞一般。 王學斌看了她們一眼,以為說的是私房話,沒有在意,順著紀嫣然的話頭接了下去。 “韓非啊...也不知道他最新的述作出來沒有,我也一直等候拜讀呢!” 紀嫣然眼神敬慕的看著王學斌問道: “先生對百家典籍都有研閱,不知先生推崇哪家學說?” 王學斌聞言搖頭一笑: “推崇?算不上推崇哪家,各有所長,百家注我而已!” “百家著我?” 紀嫣然不解其意,好奇的看著王學斌。 王學斌見此解釋道: “借助著百家的學說,去完善自我的思想,不拘泥于經典本身,對各家學說都有吸收借鑒,談不到推崇,充其量算是雜家。” 紀嫣然聞言心馳神往,開言贊嘆道: “先生這是要成一家之言??!” 王學斌聽到這話,連忙擺手。 “什么成一家之言?充其量算是拾諸子牙慧罷了,一家之言?實不敢當!” 紀嫣然深吸口氣,整理了一下儀表,恭敬地說道: “先生,小女近日正籌備一場論證大會,屆時希望先生能夠拔亢蒞臨,不吝指教!” 王學斌看了一眼莊重的紀嫣然,又看了看一臉殷切的善柔,點了點頭。 “承蒙姑娘看重,在下必定如期而至!” 他的名聲既然已經傳開,那何不再添一根柴呢? 趙穆想要借刀殺人,那他就再加一把注,看看能釣上什么魚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