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后孫祿堂又復起勢,一手前伸,掌心朝前,一手掌心向下,腳踏趟泥步,一步一頓的演示八卦掌。 “八卦掌,內含易理,不知何人所創,始聞于董海川先生得授于異人,后董先生傳于程先生延華,為師因研習拳中易理,經郭師舉薦,同程師學習八卦掌,習得死步、活步、變化掌、穿掌等技藝,又承蒙先生授得八卦拳理法及點穴、輕功、八卦劍、七星桿等絕技,終究未得真傳,所幸有形意拳為底,補全了這一路拳法,因區別于八卦門真傳拳法,故自謂孫氏八卦掌?!? 一邊說,一邊腳踏趟泥步,抽撤連環,一邊雙掌順逆和化,讓人目不暇接。 起身收勢孫祿堂回身問道:“我剛才說的你可曾聽清?” 王學斌聞言一個激靈,連忙回到“大致聽清了,但是拳法還沒記住?!? 孫祿堂擺了擺手說道:“先知道來龍去脈,而后再慢慢學不遲?!? “接下來是太極拳,看好了!” 說著,擺出一個無極樁,雙手輕抬使了一個懶扎衣。 一邊打一邊介紹道。 “乾坤肇造,元氣流行,動靜分合,遂生萬物。是為后天而有象。 先天元氣賦于后天形質,后天形質包含先天元氣,故人為先后天合一之形體也。 人自有知識情欲,陰陽參差,先天元氣漸消,后天之氣漸長,陽衰陰盛。 又為六氣所侵(六氣者,即風、寒、暑、濕、燥、火也),七情所感,故身軀日弱而百病迭生。古人憂之,于是嘗藥以祛其病,靜坐以養其心。 而又懼動靜之不能互為用也,更發明拳術,以求復其虛靈之氣。 元順帝時,張三豐先生修道于武當,見修丹之士兼練拳術者,后天之力用之過當,不能得其中和之氣,以致傷丹,而損元氣。 故遵前二經之義,用周子太極圖之形,取河洛之理,先后易之數,順其理之自然,作太極拳術,闡明養身之妙。 此拳在假后天之形,不用后天之力,一動一靜,純任自然,不尚血氣,意在練氣化神耳。 其中本一理、二氣、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等奧義。 始于一,終于九,九又還于一之數也。 一理者,即太極拳術起點,腹內中和之氣,太極是也; 二氣者,身體一動一靜之式,兩儀是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