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石念遠周身的空間仿佛正在模糊虛化,一團詭譎云霧從軒轅斷劍上氤氳生出,彌漫籠罩向漆黑魔蛛。 云霧即為劍氣,無定無形。 無定無形的劍氣并非單純靈力,而是打破了微觀與宏觀的界限,概率云化的劍氣! 概率云,亞原子粒子的存在形式。 在微觀世界中,亞原子粒子都顯示出波粒二象性。亞原子粒子是按照一定概率分布在一定區域而被發現,這一概率如同云霧一般,彌漫在一定區域之內,故被稱作——概率云。 在石念遠前世地球之上,二十世紀時,諸多物理學家開始糾結起一道難題——光,到底是波,還是粒子? 為了探尋真相,雙縫干涉實驗應運而生。 用一把能夠發射光束光子的光槍對準兩條狹縫發射光束,并在狹縫后設置一道屏幕捕捉成像。 假如光束是由粒子組成,那么,當光束通過雙縫以后呈現在屏幕上的,就一定是對應雙縫的兩道杠痕。這可以簡單理解為,子彈擊中標靶,標靶上會留下彈孔。 假如光束是由波組成,那么,由于波會發生干涉現象,屏幕上就會留下比兩條更多的杠痕。 在烈陽山麓天山之上,石念遠曾與流風霜提起過波的干涉,并以水波作例。與此同理,當一道水波穿過雙縫時,會一分為二,化作兩個波源。從兩個波源出發的兩道波在震蕩過程中會發生干涉現象,波峰與波峰、波谷與波谷之間強度疊加,波峰與波谷之間正反抵消,如果同樣在雙縫后方的水中設置一道屏幕,用以捕捉水波截面圖象,由于波的干涉引發的疊加與抵消,會令屏幕上會出現一道道強弱交替的圖紋。 回歸光的雙縫實驗,如果雙縫后方屏幕上出現兩道杠痕,光即為粒子,粒派勝;如果屏幕上出現多道杠痕,證明光在通過雙縫時發生了干涉,光即為波,波派勝。 第一次雙縫干涉實驗,把光槍對準雙縫發射光束,屏幕上出現多道杠痕,光展現出了波性。 然而,在石念遠前世地球上,物理學家向來都是偏執的瘋子,一次實驗結果根本不足以總結規律本質,根本不足以將粒派物理學家說服。 于是乎,物理學家以更加嚴謹的態度展開第二次雙縫干涉實驗,并且,將光槍切換到點射模式,每次僅發射出一枚光子,理論上講,一枚光子一次僅會通過兩道狹縫中的其中一道,無法發生干涉現象,在屏幕上顯示出來的,理所當然會是兩道杠痕。 然而,實驗結果令波、粒兩派盡皆驚駭——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屏幕上依然出現了以多道杠痕的組成的干涉條紋。 明明兩道狹縫每次僅有其中一道會被那枚光子通過,那么,那枚單獨通過的光子,是與什么物質發生了干涉呢? 難不成,獨立光子是與自身發生了干涉? 由于當時哥本哈根詮釋尚未提出,所以,對于第二次雙縫干涉實驗的結果,物理學家仍然感到尤為蹊蹺,為了繼續探究其中本質規律,決定開始嘗試第三次雙縫干涉實驗。 這一次實驗,物理學家在屏幕前增了兩個探測器,分別探測雙縫中的其中一道狹縫,在實驗過程中,哪個探測器探測到光子,就說明光子穿過了雙縫中的哪道狹縫。 通過探測器的觀測可以發現,每枚光子每次確實都只從或左或右,其中一道狹縫單一通過。 正當物理學家翹首以待,以為這一次比縫干涉實驗結束以后,一切就會真相大白的時候,卻突然頭皮發麻! 原本即使用光槍射出單枚光子,屏幕上也會出現多道杠痕組成的干涉條紋,以為必然存在什么物質與光子發生了干涉,然而,這一次,屏幕上竟然出現了明顯的兩道杠痕。 物理學家驚悚莫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