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地獄廚房-《國潮1980》
第(1/3)頁
寧衛民一直不遺余力地在支持京城傳統工藝的傳承與發展。
不但耗資巨大,也為之耗費了不少精力和時間。
所以在這屆雕塑藝術展上,雖然他訂造的這些東西一公開亮相就震驚了四座,讓諸多來賓感到目醉神迷。
也引得美術行業的許多同行力捧,諸多美術雜志爭先報道。
甚至那幾件兒大型藝術品,在美協的推薦和促成下,還有不小的機會入選中小學的美術教材。
但于寧衛民來說, 這都算不得多么出乎意料的事兒。
他雖然是很自豪,很寬慰,很高興,但卻并不為之如何激動,因為毫無懸念。
這些由知名大匠所制的精品,成本和水準都在明面兒上擺著呢, 獲得了一致好評純屬必然。
與之相比, 倒是他挺隨意做的另一件事, 很有點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思
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兩個月,他也沒進行太多關注和額外的付出。
但收獲卻是大大超他最初的預期,讓他喜出望外。
那就是讓壇宮的幾位廚師去馬克西姆餐廳學廚一事。
說起這件事,寧衛民的最初目的其實很簡單,主要是為了三點。
一是為出國做提前的技術準備。
去東京要開壇宮分店,已經是寧衛民必定得執行,板上釘釘的事兒。
可這年頭的京城沒有一家日本餐館。
那由京城飯店開辦的,據說是京城第一家日料店的“五人百姓”,還要等到1985年的4月才會開業。
所以考慮到日餐量少而要求精致,又不排斥生食和冷食的特點。
那么寧衛民派廚師去馬克西姆餐廳學習下法餐,顯然是比較切合實際的做法。
這樣既能學點新的烹飪技巧,也能適應下更先進的廚房設備。
二是寧衛民也想借著此事,對兩個不惜砸了鐵飯碗,也要來壇宮干的江大春和小查做個暫時的安置。
這倆小子,年輕、性情、敢沖、敢干,又機靈, 有應變能力,寧衛民是相當看好。
他心里已經認為這倆小子是自己去東京的最佳幫手,當然要著力培養。
三就是可以全面提高壇宮本身的菜品層次。
西餐相對于中餐, 最大的優勢就是精致和美感。
這不是說中餐就不精致,缺乏美感。
但問題是因為文化屬性不同,審美就不同。
中餐向來更重內容而輕形式,是讓人從食物本身的味道,通過吃的過程來獲得最大滿足。
所以中餐的講究和排場是通過菜品本身的色香味體現的。
一定要菜色夠多,食材昂貴,滋味絕妙。
至于其他的都不重要。
哪怕像食品雕刻這種東西,最早也是應用在祭祀上的,并不是為了裝飾菜品的。
這門技藝普遍用在高檔宴席上,發揚光大,那還是建國后的事兒。
所以按照傳統,中餐宴席陳設就是再講究。
通常也不過是加上桌圍桌帔,擺上金銀酒杯,象牙筷子而已。
桌上向來不擺花,也沒有其他的點綴品,甚至過去就連桌布都沒有。
這并不是摳門或貧窮導致的簡陋。
而是因為按舊時的禮節,客人座位分高下,要依照桌面的木紋而定。
反過來西餐就大不一樣了。
洋鬼子與我們是其實完全反著來的,更重形式, 輕忽內容。
大概是因為菜樣太少, 不會有什么顯亮的變化,他們都是在食品以外著意。
如桌椅之擺設,卓單之緞或綢,器皿的樣式,酒類之繁多,花卉之陳列,都極端講究。
過去常有為請一次客,而特畫圖樣,特制器皿者。
甚至就連菜單、音樂、鮮花、燈光的重要性,都要排在食物本身之前,更重視綜合體驗。
發展到最后,對于菜品的創新,自然而然就更容易糾結于食物的外在美。
要說句實話,其實寧衛民經營壇宮的思路就是借鑒了西餐廳的經營方式和理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兴市|
黔西县|
周口市|
万安县|
新郑市|
莱西市|
德惠市|
安龙县|
鹤岗市|
张掖市|
莒南县|
平昌县|
乌兰县|
阿合奇县|
台江县|
江北区|
新乡县|
梅河口市|
中超|
广丰县|
平凉市|
池州市|
华坪县|
连云港市|
同江市|
九龙坡区|
灵台县|
宣恩县|
突泉县|
天长市|
日照市|
上犹县|
高平市|
龙游县|
密云县|
清镇市|
江北区|
施秉县|
合肥市|
上思县|
甘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