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占便宜-《國潮1980》
第(1/3)頁
吃虧就是占便宜。
這是老京城人常掛在嘴上說的一句老話,代表了一種傳統的人生哲學和價值觀。
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正確理解這句話的。
像好些人,就把這話簡單的理解成,為了占便宜而去吃虧,或者是吃了虧就一定能占便宜。
也有一些人,會把這句話作為懦弱的借口,來盡量避免與人沖突。
或者是把它當作面對失敗的理由, 以減少自己無能所產生的懊悔與內疚。
甚至有些人會輕蔑的認為,這話老套又不切實際,完全過時了。
這一切當然都是大錯特錯的。
也只有少數睿智的人,才能把這句話作為遠離名利的信念,來保持內心的安寧。
至于寧衛民,他就更是少數人中的少數了。
因為他不但能夠正確理解這句話, 而且還能夠把這句話成功運用貫徹在商業行為上, 從中收獲巨大的實際利潤。
他對這句話的個人理解是——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
說白了,只有先付出后收獲,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
能做事,更要能任事兒,別人才愿意給你機會呀。
也只有以實際行動示人以誠,才能放長線,釣大魚。
就拿他處心積慮要去日本開壇宮分店這件事兒來說吧。
以正常人的角度來看,他這個計劃實在太過天馬行空,令人匪夷所思。
因為去日本開分店,那是要動用巨大的外匯資金,冒巨大的投資風險的。
誰能保證一定能成功???
萬一去了水土不服呢。
這可不是什么缺乏遠見和自信,什么小富即安,眼光短淺的事兒。
實事求是的說,盡管我們自己向來認為中餐博大精深,華夏的烹飪水平世界第一。
可海外卻是不認可的。
哪怕晚清民國時期,中餐走出海外,也確實擁有過一度的輝煌。
可問題是, 之后就日漸衰微了。
就寧衛民活過的上一世, 哪怕到了2020年, 海外對中餐的認可也仍然局限在假中餐上。
在海外經營口味正宗中華美食的餐館幾近于無。
老外對日本料理和韓國料理的認知和認可度,反而在中餐之上。
中餐根本沒在世界的飲食界獲得其應有的地位。
說句不好聽的,中餐在海外市場,一直是被兩個孫子輩兒的在脖子上拉屎也不為過。
被四六不懂的小崽子們擠兌得憋屈到家了。
所以不妨想一想,在眼下寧衛民把壇宮飯莊和天壇公園的商業模式剛剛給捋順溜了,所有業務正在逐步全面鋪開,蒸蒸日上的時候。
從幾家投資方的角度出發,是不是理應份外珍惜眼前這份來之不易的輝煌成果?
是不是應該繼續穩扎穩打,全心貫注在基礎盤上,盡量擴大國內的利潤?
那讓幾家投資方支持寧衛民東渡扶桑,搭進去老本開分店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沒人會覺得有這個行險的必要。
說白了,動力不足。
做成了固然是好事,可那不過是錦上添花。
要是萬一有個閃失,把這筆投資虧掉了,那可就要動搖根本了。
大家可都會英名盡毀,前功盡棄啊。
尤其對寧衛民個人來說,就更不值當的了。
做成了, 他一分錢也不會多拿。
做砸了,他就得承擔相應的責任啊。
所以說天壇園長是萬萬琢磨不透, 像寧衛民這么精明的人,怎么會冒出這么不靠譜的主意來的。
自然盼他趕緊醒悟,也會極力勸他打消這個念頭。
可話又說回來了。
恰恰是因為寧衛民一向在幾家投資方的眼里,都是不計個人得失的在做事。
他提出的計劃在大家的眼里,才沒有私心,不好輕易否決。
恰恰是因為寧衛民親手打造出一個能下金蛋的壇宮飯莊,還成功策劃出了那么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很不錯的文化活動,早就做到過把不可能變為可能,證明了自己的商業天賦。
他的意見才份外值得幾家投資方重視,不容輕忽。
恰恰是因為寧衛民原本可以不管不顧,卻一直不遺余力的幫著天壇公園謀求發展,替他們出謀劃策。
并且成功替天壇公園改善了商業經營,增加了收入,讓全園的職工為之獲益。
天壇園長才會打心里覺虧欠著寧衛民天大的人情。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县|
南充市|
通化市|
广南县|
昌乐县|
金平|
三穗县|
铅山县|
曲周县|
江陵县|
元朗区|
嵊泗县|
玉门市|
克什克腾旗|
贺兰县|
东港市|
康平县|
祁东县|
甘谷县|
平远县|
高唐县|
神农架林区|
库尔勒市|
谷城县|
寿光市|
舒城县|
分宜县|
平南县|
沁阳市|
云霄县|
乌拉特后旗|
繁峙县|
马鞍山市|
石城县|
龙川县|
莲花县|
汤原县|
密云县|
巴塘县|
衡东县|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