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嘴里夾肉-《國潮1980》
第(3/3)頁
那眼神,依然是一個不得其解的問號。
寧衛民說,“我的意思是說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引以為傲專屬于自己的東西。對于我們來說,中餐就是我們文化里這種能夠閃光,并且讓每個國人自豪的東西。盡管目前中餐的地位還有點尷尬,還不能在世界范疇獲得高端階層的認可。可我們都清楚,宮廷菜和官席是有這種潛力的。無論是奢華、文化、食材、烹飪,都不亞于法餐的存在。所以在這個前提下,我認為一個讓國人引以為驕傲的中餐品牌那就應該是百分百屬于我們國人的,不該和外國人有著任何聯系。我不能讓人誤以為,我們是在法國人的幫助下,才取得驚人的成就的。更不能讓人覺得,我經營的中餐根本就不是純粹的中餐,而是受法餐的改良,才變得出色起來……”
寧衛民的話讓鄒國棟越發吃驚,他沒想到寧衛民身為一個外資企業的雇員。
不,是股東,他居然會介意這種形式上的東西。
略微沉吟了一下,他快人快語地說,“你是不是有點矯情了?無論從情分上還是利益上來講,皮爾卡頓先生和公司都沒有對不起我們的地方。尤其身為皮爾卡頓的一員,我們本身就有維護公司利益的責任。可是你身為股東,居然還會這么想,我真是不知該怎么評價你了。你真的覺得有這個必要嗎?”
“當然有。”寧衛民毫不猶豫的說,“我知道,我說這話有點不像人話,往好聽了說是得便宜賣乖。往難聽了說,是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或許在一些人的眼里,我們這樣的人本身就跟過去的洋買辦沒什么區別。人家不罵我們是漢奸就不錯了。可問題是這件事的本質是文化歸屬權,文化話語權的問題。你能想象,巴黎的紅磨坊被個華人或是黑人買下來嘛。你能想象法餐的知名大廚不是個法國人嗎?這種事兒,有時候只有事到臨頭才會清楚是什么滋味。”
鄒國棟緊鎖眉頭凝神思索了片刻,說,“聽起來是不大像人話。我也不怕你不愛聽。我和你的看法不同。我們這個民族總是以有文化自居,但是民族的是不是就是世界的?文化真的需要人為的制造出一種邊界感嗎?你說是想促進中餐對海外的發展,可你這么做,嚴防死守一樣,又怎么能期待別人對你接納?而且我總覺得有那么一點小氣和膽怯的味道……”
“我接受你的批評。我可能是有點小肚雞腸。可我絕對不膽怯,更不會自卑。”
寧衛民居然沒惱,哪怕鄒國棟自己都覺得這話有點難聽了,他甚至還耐心的繼續解釋,“有件事你不知道,我也從沒有跟旁人說過。前年,壇宮飯莊在日本的東京分店開業幾個月的時候,因為生意紅火,菜品獨特,曾經引來了一位米其林日本公司的評審員。那個日本人是最初還以為我們是經營日本菜的餐廳,后來才知道我們是做宮廷菜的中餐。而他還主動向我提出,要把壇宮飯莊送上《米其林紅色寶典》上,說根據我們的食材水平,料理技藝,創新水平,還有餐廳的環境和服務,可以給我們一顆星的推薦。結果你猜我是怎么回復的?我拒絕了。別人或許認為是一種榮耀,我卻感到這是一種屈辱……”
“你是因為米其林的評審員只肯給你一顆星?”
鄒國棟忍不住插口。“不要太貪心了。那可是米其林啊,如果你愿意接受,那壇宮的東京分店生意一定會更好。只有那些在各方面都表現出色的餐廳才能最終獲得米其林星級。我還沒聽說過有中餐廳被米其林選中的呢。”
寧衛民則眼神閃亮,搖搖頭。
“不,你錯了。沒有米其林,我們的生意和口碑照樣很好。我拒絕,不是因為貪心,想要更多的星。而是因為這種餐飲美食的評審標準和話語權,如今完全掌握在法國人的手里,甚至日本人也能對我們評頭論足,我為此感到悲哀。沒錯,米其林對法餐是權威,這點沒有爭議。然而對中餐卻所知不多。那么憑什么我們中餐要接受他們的評審標準?為什么我們要接受一個連八大菜系都不知道,連菜肴和點心都分不清楚的外行人褒貶?你敢相信嘛,這個評審員最喜歡的菜肴居然是煎餃和春卷,我要讓他把這兩樣菜肴登在米其林的小紅書上,壇宮飯莊就是一個笑話了。不,中餐自成體系,也本應該有屬于自己的評審體系,如果沒有,那就我們自己建立起來。這才是我想要去實現的事。難道沒有必要嗎?”
文化屬性是不以個人意見為轉移的。
盡管鄒國棟剛才還言之鑿鑿,和寧衛民的看法相悖。
但聽了這番話,也有點真的被觸動。
略微沉吟了一下,他說,“這件事,我有點理解了。不過,這件事不是我能決定的。我只能試著替你去申請,具體的結果還得走流程,看宋總意思。”
能夠如此,寧衛民也已經很滿足了,他甚至還補充說,“對公司來說,其實拿錢也不吃虧。你想想看,一千五百萬美元,就買兩家餐廳,公司拿到手后在滬海再建一座大廈不好嗎?而且公司把餐廳賣給我,我也不是就要從此自立門戶,一點不為公司做貢獻了。你看這樣好不好?等我回東京,再弄出一個馬克西姆餐廳的分店來。這樣總算對得起你和宋總了吧?”
“你呀,少來這套,就別美化你自己了。”
鄒國棟說,“你這人向來喜歡從狼嘴里夾肉,我得勸你一句,你挖公司墻角這毛病得改,不然早晚我會跟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