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MAGAZINE HOUSE出版集團的清水會長在聽完寧衛民的話之后,連他本人都覺得寧衛民如此豐富的新聞資源不去從事媒體行業太可惜了。
要知道,寧衛民所就任的公司,及其負責的業務,天然就存在廣告投放需要。
而且這些行業的廣告還特別適合在潮流雜志上投放。
尤其寧衛民在國際時尚領域的廣泛人脈更使得其在獲取獨家新聞,安排專訪方面占有極大便利。
這一切的一切,不但保證了寧衛民接手雜志之后,《平凡PANCH》本身的生存發展需要。
甚至整個MAGAZINE HOUSE出版集團麾下的雜志都有可能跟著沾光。
畢竟對于那些大牌的法國時尚公司來說,現在的日本已經成為其利潤增長最快的市場,單靠一本雜志的廣告投放量肯定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那也就是說,寧衛民對任何一家日本雜志出版社來說,無論從廣告投放還是提供新聞素材來說,都是米飯班主一樣的存在。
這還不算,最重要的是寧衛民的惠文堂書店太小了,他個人又沒有相關從業經驗。
即使開始涉足雜志出版行業,也根本不可能在出版業務上與MAGAZINE HOUSE出版集團形成競爭關系。
何況寧衛民所表達的經營策略也讓人放心。
在雜志的經營上,他不會亂指揮,愿意維持原有的經營體制,沒有不切實際的希望,幾乎完全依賴現有的雜志社架構。
說白了,他就是看重這邊雜志的發行量和原有編輯部的經驗,想吃一口現成的。
而他的全部訴求只是在資本上擁有這本雜志,資金上做好保障,在滿足自身輿論和宣傳需要的同時,也維持原來大部份人的利益和權力。
毫無疑問,這樣的兼并與合作,是最受人歡迎的。
那清水達夫還有什么不放心的?
他還怎么能夠拒絕?
說實話,這個時候清水達夫甚至感到慶幸,幸好寧衛民一開始就通過住友銀行來找他談合作了。
否則要是讓寧衛民和集英社、講談社合作,那未來肯定會幫助他們的競爭對手有效壯大,對自家雜志形成沖擊。
所以他此時的心態也有了一百八十度轉向,唯恐自己的回應不夠積極,不夠熱情,會把寧衛民推向他的競爭對手們。
更不可能抱有奇貨可居的心理,開出什么離譜的價格來。
于是有了這樣的互信基礎和相互需要,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隨著雙方正式磋商開始,幾次共同開會討論之后,合作細節一一確定,這個原本在一開始沒有可能的交易,居然真的成功了。
1988年5月2日,雙方在住友銀行的見證下,正式簽訂了《平凡PANCH》的交易合同。
寧衛民以惠文堂書店會長的名義,向住友銀行貸款五十五億,并以三十億円的價格買下了《平凡PANCH》的雜志社,并以二十五億日元資金注入為雜志后續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在經營方面,寧衛民除了把雜志名稱改版為《霧PANCH》,還提出了3R戰略。
既保留傳統、品質和人才。
甚至表示他涉足媒體行業的初衷并非以單純逐利為目的,未來也不會以逐利為目的,希望雜志可以探索出專屬自己的獨特文化風格。
而且保證雜志社的規模不會縮減,只會擴編。
這樣的“文青”的東家,做出如此財大氣粗表示。
深獲那些編輯們的青睞,大多數人都感到創作方面的束縛小了,簡直讓這些老員工們喜出望外。
MAGAZINE HOUSE出版集團也很給力,在他們的大力配合下,私下里對雜志社的重要骨干展開了游說。
最終原屬于《平凡PANCH》原有九十三名員工,除了原社長和副主編,以及兩個年齡已經到了退休的員工選擇離開,回歸本社之外,其余所有人決定全部留下。
就這樣,寧衛民實實在在留住了富有經驗的人才,幾乎全盤接收了這個雜志社。
如此才是他的本意,才算物有所值。
否則人才要是都走了,這個雜志社也就是個空殼罷了,他還有什么用呢?
所以寧衛民也大方的給留下的人漲了工資。
漲幅比日本“春斗”的百分之五標準還要高,漲了百分之十。
尤其他還宣布,今后會在法國設置分部,會輪換派遣愿意出國工作的員工赴法,負責常年采集法國時尚界和影視界的新聞動態。
而且今年五月份第一批人的第一站就是法國戛納電影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