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春節之后,京城東四美國加州牛肉面大王的生意越發慘淡。
誰也沒想到,這家開業不過四個月的快餐店能衰敗得這么快。
而且即使主動降價,也對生意毫無幫助,營業額和顧客的數量都在進一步降低。
現在每天肯冒風險來挨宰的客人還不到這家店剛開業的三成了。
只要干餐飲的人都能估算出來,差不多也就是保本線了。
這種結果實在令人哀嘆,由盛及衰的速度已經創造了京城餐飲業的記錄,足以成為快餐業的反面教材。
于是為了挽救買賣,老板不得不又做出了相應的改變。
這次價格倒是沒有再降,不過考慮到顧客的錢包因素,加州牛肉面大王終于放棄了高傲的態度。
他們出售的面開始分大小碗了,小碗面三塊五,大碗面五塊。
另外,店里的經營品種也在努力豐富。
原來店里只賣招牌牛肉面和香辣牛肉面兩種主食。
現在多了一種雞絲面。
小涼菜從原本的土豆絲和海帶絲兩種,也新加了腐竹、黃瓜、白切雞和泡菜四種新選擇。
由此可見,美國加州牛肉面大王已經有點慌神了,面對與日俱增的經營壓力。
為了不落入賠本賺吆喝的境地,大概是把能想的轍都用上了。
但即使這樣,也沒能起到多少改善效果。
畢竟產品的性價比在那兒擺著呢。
價格太貴,沒有真正好味道的成熟爆品。
只靠噱頭賺不到回頭客,始終是這家店最大的短板。
說白了,就是一家面館兒而已。
哪怕冠以美國加州的名義,也不難讓人一眼辨清其本質。
京城人就是再傻,也沒到能讓店家用個“加州泡菜”輕易忽悠的地步。
如今有了姜餅人做對比,神秘“美國加州”濾鏡破碎,這家面館兒還想用出口轉內銷的法子賺高額溢價,何其難矣。
與之相比,前門店的肯塔基的情況就要好得多。
畢竟人家還是正宗的美式快餐。
原味雞的味道還是和中餐的炸八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而且肯塔基店鋪的裝璜和設施也比較時髦,衛生和服務的標準更是沒得挑。
相對成熟的管理方式就是肯塔基的核心競爭力,還是能夠為一些不是太在意價格的顧客,提供相當的情緒價值和美食享受的。
像目前,肯德基三層每周末還是能接到多則上百人,少則幾十人的婚禮的訂單,就能說明一切。
只不過不能否認的是,因為有了姜餅人這個不按常理出牌的競爭對手,肯塔基的經營狀況同樣是在逐步走向下坡路。
從春節之后,汪大東就發現,每天大早開門,肯塔基的門口已經沒人排隊了。
大多數時間里,肯德基的上下兩層都能找到閑置的座位。
只有中午和晚餐還能恢復一個多小時顧客盈門的熱鬧場面,但是也沒法再復原剛開業時,排隊能排到一里地之外的盛景。
從節后重新開業到3月10日,實際營收下滑得更厲害。
肯塔基平均每天也就兩萬塊的入賬,平均日營業額幾乎掉了一半,這種情況還讓人怎么能安逸得了?
最可氣的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顧客是抱著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目的而來的。
因為姜餅人門前排隊的人太多,往往幾個人同來回留下一個人排隊,其他人都跑到肯塔基來休息來了,他們根本就無意到肯塔基消費,只是借個地方避風等候而已。
這侮辱性可太強了,簡直把肯塔基當成了姜餅人的候餐區了。
總之,這一切都讓汪大東心知肚明,再這么白白等下去無異于慢性死亡。
他必須趕緊破局,盡快找到一條突圍之路才行。
否則他的快餐帝國還怎么實現?
他哪里還有可能當上公司的合伙人?
他還談什么未來,談什么抱負?
然而隨著對姜餅人關注越多,調查越多,了解到的情況越多。
汪大東就越來越失落,越來越恐慌,越來越懼怕,越來越心寒。
因為姜餅人好像就是他天生的克星,完全沒有什么短板,好像樣樣都要超過他。
據汪大東調查得知,這家快餐廳的老板姓沈,也是個美籍華人。
也就是說,姜餅人除了和肯塔基一樣,都能享受合資企業稅收優惠。
而且這個沈存本人,也并不是個餐飲業的外行,人家在美國也是開餐廳的。
哪怕是開中餐廳的,可沈存從小在美國長大,對西餐和美式快餐也不會陌生。
畢竟快餐業是那么簡單的東西。
在美國發展多年,運營模式已經成熟,市場早就被幾大巨頭瓜分殆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