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這個時候,上清宮的護衛軍隊終于可以出手了。 他們猛地沖了出來,擋在敖玉的身后,大吼道:“保護浪州災民,保護敖玉公子。” 鷹揚將軍指著金吾衛將軍張懷,指著京城提督步軍統領周牧大吼道:“你們金吾衛和提督府如此喪心病狂嗎?這些都是浪州災民,他們沒有死在海嘯中,也沒有死在洪水中,現在卻死在你們的鐵蹄之下?” “救治浪州災民,快,快,快……”緊接著從上清宮內沖出來及幾十名太監,幾十名大夫,把地上受傷的浪州災民抬了進去進行醫治。 金吾衛將軍張懷寒聲道:“我們奉了陛下的旨意,抓捕欽犯敖玉,這些刁民膽敢阻撓,觸犯了國法,我處置他們,何罪之有?” 鷹揚將軍猛地一揮手,三千名上清宮護衛彎弓搭箭,對準了金吾衛和提督府的官兵。 “想要帶走敖玉公子,做夢!”鷹揚將軍怒吼道:“要么開戰,就在太上皇的上清宮里面開戰,把我們都是殺了,把太上皇也弒了,然后把敖玉帶走。” 頓時,場面一下子變得對峙起來。 三支軍隊在上清宮內局勢緊繃,一觸即發。 ……………………………… 皇宮之內,皇帝正在和朝中的幾大巨頭商議接下來該怎么辦。 但不管如何,這些浪州災民都不能動,也不能傷一個。 不管是哄騙,還是利誘,總之要將他們弄走。 給錢,給田,都可以。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黑冰臺將領在外面高呼道:“陛下,金吾衛和提督府的軍隊沖向了上清宮。” 這話一出,全場諸位大佬臉色劇變,頭皮一陣陣發麻。 “快,快,快,去攔住他們,攔住他們。” “寧懷安是干什么吃的?他想要做什么?” 皇帝道:“李樞密使,你立刻跑一趟,帶著朕的寶劍去,傳旨那兩支軍隊立刻停下回頭,膽敢再進軍者,斬首。” “是!”樞密院的第三把手,接過皇帝的寶劍,飛快而出。 在這個時候,只有出動樞密院的大佬了。 不管是金吾衛的軍隊,還是提督府的軍隊,兵部都很難直接命令,只能靠樞密院。 然而,這位樞密院的右副樞密使剛剛離開不久。 黑冰臺軍官的消息源源不斷傳來。 “陛下,金吾衛和提督府的軍隊已經沖到上清宮。” “陛下,金吾衛和提督府的軍隊和浪州災民開始對峙。” “陛下……金吾衛和提督府的軍隊,開始鎮壓浪州災民,開始殺人了,死傷無算。” “陛下,金吾衛和提督府的大軍,沖開了上清宮的大門,沖入了上清宮內。” 這些消息接著一個傳來,最后幾乎天崩地裂一般。 最后一個消息出來了,上清宮的守衛軍隊出動,和金吾衛、京城提督府的軍隊開始對峙,戰斗一觸即發。 即將在上清宮開戰。 …………………………………………… 這些壞消息,把皇帝和幾位朝廷大佬震得鴉雀無聲。 十萬火急,十萬火急。 但是……卻沒有人出聲。 局勢已經一觸即發了,如果金吾衛、提督府的軍隊真的太上皇的守衛軍真的開戰,那意味著什么? 那天下人就會覺得,皇帝要弒父了嗎? 你說金吾衛和提督府的軍隊不是皇帝下旨的? 誰相信啊? 張懷和周牧出兵的時候說得清清楚楚,奉皇帝的旨意。 派遣大軍殺入上清宮,并且大開殺戒,僅僅只是為了一個敖玉,誰相信啊? 你說不是弒父,天下人都不相信啊。 這個時候,皇帝應該怎么辦? 說弄錯了,這不是朕的旨意,然后讓大軍退回來? 不,沒有這個可能。 那六千軍隊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沖入上清宮內,都已經成為既定事實了,無法更改了。 而鎮壓屠殺浪州災民的事情,也已經無法更改了。 刀既然拔出來了,那就不能灰溜溜地插回去。 肅親王顫抖道:“陛下,既然已經發生了,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這話一出,頓時所有人目光驚悚地望向了肅親王,你想要做什么? 肅親王繼續道:“陛下,張懷和周牧這兩個人肯定是有問題的。但是金吾衛的軍隊和提督府的軍隊,他們是絕對忠誠于陛下的。他們沖入上清宮,真的以為是陛下您的旨意,只是奉旨而行。” 這話一出,眾人點頭。 肅親王道:“陛下,就算朝堂之中有人效忠了太上皇,那也是極少數對嗎?” 南宮錯道:“對!” 肅親王道:“太上皇登基五十年,威名無上,但畢竟年邁了,而且癱瘓在床,時日無多了。效忠太上皇,是沒有明天的。陛下您春秋鼎盛,誰都知道該怎么選。” 這話也有道理,在幾乎所有人看來,太上皇馬上就要死的人了,你去效忠他,豈不是49年加入果黨嗎?當然了,這世界還沒這個詞。 肅親王寒聲道:“我們原本想要用讀書人去攻破上清宮,站在道德正義的高處進行攻擊,現在失敗了。反而背上了一個屠殺災民的罪名,皇帝陛下陷于不義。但……那又怎么樣?” 肅親王猛地站起,厲聲道:“那又怎么樣?大夏帝國的光祖皇帝,不就是弒兄囚父嗎?但他還不是創造了一代偉業,完成了大夏中興,如今大夏帝國的根基,不就是光祖皇帝打下來的嗎?他還不是千古明君?”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什么虛名,算得了什么?”肅親王道:“如今滿朝文武站在陛下這邊,大周軍隊也站在陛下這一邊,誰能顛覆得了陛下的權威?” “所以鎮壓浪州災民,怎么了?帶兵進入上清宮,怎么了?”肅親王道:“在我們的計劃中,迫不得已的情形下,就是要用大軍逼宮的。現在事已至此,不如順勢而為!” 皇帝目光一縮,道:“你再說下去。” 肅親王道:“就說敖玉煽動亂民,圍攻上清宮,挾持了太上皇,他老人家危在旦夕。皇帝陛下親率大軍,前去救駕。” 這個理由大家當然是不信的,但是成王敗寇,有一個名義總比沒有名義好。 皇帝道:“然后呢?” 肅親王道:“然后誅殺鷹揚,把上清宮的護衛軍隊全部繳械,全部誅殺。” “然后呢?” 肅親王道:“然后,上清宮內所有的太監,宮女全部抓捕。” “然后呢?” 肅親王道:“然后把上清宮所有的軍隊,所有的太監宮女,全部換上忠誠于陛下的人,這樣才能更加好地保護太上皇安享晚年。” 這話一出,在場所有人如同芒刺在背。 肅親王這是要趁機血洗上清宮,然后徹底軟禁太上皇。 這確實是釜底抽薪之計啊。 李世民就是這樣軟禁了太上皇李淵,明朝的景泰帝也就是這樣軟禁了明英宗的。 這兩年來,皇帝之所以如此被動,不就是因為太上皇不受控制嗎? 一旦把太上皇軟禁起來,不要再興風作浪,那豈不是完全沒有后顧之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