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皇帝沉吟了起來,足足好一會兒后,他開口道:“如果那樣的話,如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肅親王道:“陛下,成王敗寇。” 皇帝道:“始作俑者,其無后乎。況且月旦評那些人掌控了輿論,今日攻訐太上皇對他們有利,明日攻訐朕對他們有利。” 肅親王道:“那陛下覺得該如何?局面如此僵持,若不破局,又當如何?” 皇帝沉思了片刻,然后猛地起身,大聲道:“暴民圍攻上清宮,太上皇危在旦夕,集結(jié)五萬大軍,朕要親自率軍去上清宮救駕。” 這話一出,在場幾個大臣神情猛地一震。 皇帝朗聲道:“諸位愛卿,隨朕一同前往上清宮,救駕太上皇,如何?” 幾個大臣面面相覷,然后跪下叩首道:“臣等遵旨!” 皇帝怒道:“暴民圍攻上清宮,亂軍又在上清宮內(nèi)激戰(zhàn),太上皇危在旦夕,大軍護駕太上皇,格殺勿論!” “遵旨!” 皇帝的這道旨意狠了,這是要把事情直接做絕。 以救駕太上皇的名義,把上清宮外面的幾千浪州災(zāi)民,全部鎮(zhèn)壓,屆時不是暴民,那也是暴民了。 而上清宮內(nèi)的三支軍隊,也全部鎮(zhèn)壓剿殺。尤其是鷹揚統(tǒng)率的那支上清宮守衛(wèi)軍,這是忠誠于太上皇的最嫡系軍隊。 然后抗命的張懷,周牧等人,也全部誅殺。 總之,以救駕的名義,將暴民和亂軍殺得干干凈凈。甚至將太上皇身邊的太監(jiān),宮女也全部斬盡殺絕。 然后……直接擄走太上皇軟禁起來。 如此,大事定了。 所以,這位萬允皇帝絕對不缺殺伐果斷,當局面開始不利的時候,他選擇直接快刀斬亂麻,徹底一舉定乾坤。 ………………………………………… 一個時辰后,萬允皇帝親率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前往上清宮。 瞬間整個京城都徹底顫栗了。 不僅僅是無數(shù)民眾,甚至幾乎所有人的官員也都渾身毛骨悚然。 這……這是要做什么啊? 皇帝陛下親率大軍去逼宮太上皇? 這,這是要做什么啊?這是要去上清宮大開殺戒嗎? 整個京城的所有人都幾乎屏住了呼吸,甚至連看熱鬧的心思都不敢有了,只覺得渾身顫抖,甚至有些人已經(jīng)開始打點行禮,打算逃出京城了。 這種劇變太嚇人了,稍稍不慎,就會粉身碎骨的啊。 這是真正要天崩地裂了。 萬允皇帝就是這樣的人,這個人毫無疑問是聰明的,也足夠狠絕。 而這個人又是極其自私偏激的。 之前浪州災(zāi)民把幾千個讀書人打跑了,他內(nèi)心痛恨無比,但最多也只能秋后算賬,依舊下令軍隊克制,千萬千萬不要傷害一個浪州災(zāi)民。 但是……當鎮(zhèn)壓災(zāi)民的事情發(fā)生,而且出現(xiàn)巨大傷亡,局面無法挽回的時候。 皇帝立刻變得強硬起來,這些浪州災(zāi)民立刻就變成暴民,而且是圍攻太上皇的暴民。 這次他率領(lǐng)五萬大軍去上清宮,不僅僅自己去了,還把文武大臣也一并帶去了。 隨著五萬大軍沖向上清宮,整個京城都在顫抖。 ………………………………………… 某一個秘密的書房內(nèi)坐著兩個人。 敖鳴,還有月旦評組織的首領(lǐng)杜晦。 但是兩個人什么話都沒有說,只是靜靜地喝酒。 盡管一句話都沒有說,但是又仿佛已經(jīng)說出了千言萬語。 忽然,杜晦道:“敖鳴,你是一個天才,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 敖鳴道:“杜先生請講。” 杜晦道:“我們這個世界,總共也就三千多年歷史,其中一半都是大炎皇朝。” 敖鳴點了點頭。 大炎皇朝先后統(tǒng)治這個世界一千多年,比中國古代的周朝還要更長。 杜晦道:“中途又亂世幾百年,大咸帝國怒帝縱橫無敵,差點就橫掃了天下。但他畢竟被視為蠻夷野人,是為天下公敵,忽然暴斃,他的大咸帝國也灰飛煙滅。” 敖鳴喝了一口酒,聽著杜晦說完。 杜晦又道:“大咸帝國滅亡之后,天下群雄紛紛崛起。但毫無例外,全部都是大炎皇朝時的封王。甚至連西涼王國,都是當年大炎皇朝的諸侯。所以大炎皇朝雖然滅亡了,但是他的正統(tǒng)地位完全深入人心,可是如此?” 敖鳴點頭。 杜晦道:“而大夏帝國太祖,本就是大炎皇朝的后裔,絕對的天潢貴胄,天子血統(tǒng)吧。大夏帝國也被視為天下正統(tǒng),曾經(jīng)他最強盛的時候,也凌駕于天下諸國。” 敖鳴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點頭承認。 杜晦道:“大夏帝國最強盛的時候,比天下諸國加起來還要強,而且還是炎皇血統(tǒng),為何這幾百年來它就不能統(tǒng)一天下呢?為何在它要一統(tǒng)天下的關(guān)鍵時刻,都會出事呢?而且出大事。二十幾年前,大夏帝國何等強盛,結(jié)果太子被迫謀反,大夏帝國陷入了內(nèi)戰(zhàn),損失了百萬大軍,無數(shù)子民,傷筋動骨。這才讓大贏帝國和大周帝國安然崛起。” “敖鳴,你說這是為什么呢?”杜晦道:“為何在關(guān)鍵時刻,大夏帝國都會出事呢?” 敖鳴搖頭,道:“不知,不問,不解。” 杜晦又道:“如今,皇帝父子相殘,又輪到大周帝國了。大周帝國那一次父子相殘,最終是皇帝贏了,太子輸了。那這一次呢,你覺得是父親會贏,還是兒子會贏?” 敖鳴搖頭道:“不知,不問,不解。” 杜晦道:“大夏帝國那一次父子相殘,使得爆發(fā)了慘烈的內(nèi)戰(zhàn),使得大夏帝國盛極轉(zhuǎn)衰,大傷元氣。那這一次大周帝國,會爆發(fā)內(nèi)戰(zhàn)嗎?” 敖鳴沉默了一會兒,搖頭道:“不知,不問,不解。” 杜晦望著敖鳴好一會兒,道:“你這個人,太鬼,太鬼了。” …………………………………… 父子相殘,多么恐怖的字眼。 但是歷朝厲代,不勝枚舉,皇權(quán)之下無父子。 云中鶴說得很準確,萬允皇帝這個人對于別人,是絕對夠狠,哪怕是對自己的父親。 這第一招交手,太上皇贏了,占領(lǐng)了道德高地,反手將皇帝陷于不義。 逆境中的萬允皇帝,立刻變得兇狠起來,一不做,二不休。 直接率領(lǐng)五萬大軍,逼宮太上皇,一勞永逸,徹底解決太上皇。 暴民圍攻上清宮,亂軍在上清宮內(nèi)廝殺。太上皇危在旦夕,皇帝身為兒子,帶兵前去護駕,鎮(zhèn)壓暴民,剿殺亂軍,斬盡殺絕,救走太上皇,多么理直氣壯啊。 然而…… 當皇帝率領(lǐng)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出現(xiàn)在上清宮廣場之前的時候。 這幾千浪州災(zāi)民,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暴民呢?暴民去了哪里? 就在一刻鐘之前,探馬還回報,暴民依舊圍攻上清宮呢。 怎么大軍來的時候,這些暴民全部消失了呢?消失得這么突然?這么無影無蹤? 皇帝來的理由就是暴民圍攻上清宮,他來救駕太上皇的啊,可是現(xiàn)在暴民都不見了啊。 那……那救駕的理由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