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道菜最妙之處,在于把糟溜魚片和糟煨茭白兩個菜的妙處匯合到一個菜之中,又迸發出不一樣的味道。” 嘆了口氣,“可惜現在是做不出了,且不說一大捆茭白草,就是十四條活蹦亂跳的公鱖魚也很難湊齊。” 感慨完,老爺子繼續操刀,新鮮的牛舌在沸水中燙幾分鐘,將粗糙的外膜剝去,切厚片、入砂鍋,武火轉文火慢燉,其間依次加入黃酒、精鹽、醬油、姜片,蔥頭及滾刀塊切成的胡蘿卜,老爺子說這道菜至少要燉4、5個小時才能做到入口即化,美食不能怕時間長。 林劍他們倒是不急,反正有好吃的就不怕等,不過林劍覺得這道牛舌多少吸取了西餐罐燜牛肉的做法,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牛舌燉上的時候,老爺子又做了道鮮蘑,用的是新鮮的白圓蘑,小而肉緊、潔白如雪,用較多的素油煸炒,加精鹽、醬油及姜末。 炒之前老爺子特地問二人能不能吃辣,得到肯定的回復后,先炸干辣椒再下鮮蘑,煸炒到大部分水分揮發掉再出勺,這道菜宜熱宜冷,吃不了放冰箱里,幾天都不變味兒。 鍋塌豆腐、釀柿子椒、當然還有重頭戲燜蔥,這道菜壓軸登場,自然引起了林劍和唐雎的高度重視,兩個人站在廚房里,聚精會神的盯著老爺子的每一步動作。 提前用黃酒泡海米,泡開后仍須有酒剩余,加入醬油、鹽、糖各少許。 大蔥10棵,老爺子特意選了粗的蔥,用他的話說越粗越好,多剝去兩層外皮,切成2寸多長段,每棵只用下端的兩、三段,其余的部分留作他用。 素油下鍋將蔥段炸透,用的文火,火不宜過旺,以免炸焦。 待顏色變黃,用筷子夾時,感覺發軟,且兩端有下垂之勢,這就算炸透了,夾出碼入盤中,待全部炸好將油倒出,留底油,將泡有海米的調料倒入,燒至收湯入味即可出勺。 這一盤盤菜被擺上桌,光是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更別說吃了~ “行了爺們兒,先吃著,廚房回頭再收拾~” 唐雎道了聲辛苦,恭恭敬敬的把老爺子請出廚房,今天這一頓晚餐,對他無異于一場教學,老爺子都算得上他半個師傅了,尊敬點也是應該的。 三個人六道菜,聽著有些奢侈,但每道菜量不大,以唐雎和林劍兩個人的胃口,使勁兒吃的話,估摸著也剩不下什么了。 “牛舌在火上燉著,咱們先吃先喝,最后留著牛舌當甜點。” “好嘞,開整~” 老爺子今兒高興,特地開了瓶老汾酒,據說是當年經商時屯的,如今沒剩幾瓶,還是瓷瓶包裝,應該是80年代的老酒了,放到現在可不容易,居然還沒跑味兒。 林劍接過酒瓶給老爺子斟酒,接著給自己和唐雎倒滿,端起酒杯,“老爺子敬您一杯,您辛苦~” 老爺子笑瞇瞇的跟林劍碰了下杯,“不辛苦,做菜是我的愛好,而且你們兩個小子也懂吃,我高興還來不及。” 唐雎也跟著碰杯,“老爺子這話說的沒毛病,我們倆算是新一代吃主兒,以后可得跟您老多請教~” “嘿~沒問題,歡迎你們常來~” 三人一飲而盡,老爺子拿起筷子隨便夾了塊冬筍,林劍和唐雎才開始動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