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惡少年-《亂世棟梁》
第(1/3)頁
上午,鄱陽城南魚市,魚販們向行人們高聲吆喝、招攬生意,各魚販攤位的地上、案上擺著大小容器,里面有各式各樣的魚和水產。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鄱陽城外有鄱水,且距離彭蠡湖也不算遠,所以水產豐富、價格低廉(相對),尋常百姓吃得起魚。
對于江南(長江以南)百姓來說,飲食就是飯稻羹魚,自古以來就是如此,鄱陽也不例外,所以魚市的人氣很旺。
加上往來鄱陽城的客商不少,城內外邸店生意不錯,雖然比不上州治尋陽、湓城以及南昌這三個江州大城,但鄱陽城也頗為繁華,對于水產的需求很大。
因此,鄱陽城南魚市基本上一年到頭每天都在“開市”,在魚市里賣魚的魚販很多,前來賣魚的人也絡繹不絕。
眼下在魚市里擺地攤的李笠,算是魚市的常客,當年他二兄還在時,就常帶著他來魚市賣魚。
魚梁吏每月都要給官府提供定額魚獲,除此之外多出來的水產,一般都會拿到魚市來賣,所以李笠出現在魚市,并不奇怪,也不怕那吏曹“吳扒皮”來找茬。
但是,現在有一群人來找茬。
一個十四歲左右年紀的總角少年,帶著同樣年紀的幾個少年,把李笠的攤團團圍住。
其人右手扯著李笠的手,左手攥著一條魚不住揮舞,嚷嚷著:
“麻利些,趕緊的!賣或不賣,給個話,莫要咿咿呀呀像個小娘子!”
少年皮膚黝黑,嘴有些大,相比李笠要強壯些,面相有些兇,嗓門也很大,圍觀的人們大多認得此人:
此人諢號‘大鲇彭’,因為嘴大,又有諢號“大口鯰”,是魚市里一個小刺頭。
李笠知道此人,在他看來大鲇彭就是“小混混”,當然這個時代沒有“混混”一詞,常見詞是“惡少年”,亦或是“潑皮”。
現在,他在魚市賣黃芽子,被大鲇彭帶著人上門“強買”。
被惡少年圍住的李笠毫不畏懼,他面無表情的看著對方,被兩個惡少年堵在一旁的武祥,滿臉通紅,瞪著瞇瞇眼,一副要拼命的模樣。
大鯰彭說起話來唾沫橫飛,加上靠得近,弄得李笠臉上就沾著不少唾沫。
李笠后世跑業務時,什么場面沒見過,等對方說完了,淡定開口:“我說大鲇彭,這黃芽子尺寸不小,一尾賣十二文夠公道了,你出價五文,還鐵錢,什么意思?”
“大鲇彭”繼續嚷嚷:“什么意思?你把要死的黃芽子拿來賣,也有臉賣一尾十二文!”
一聽說有人拿要將死的魚冒充活魚來賣,圍觀的人們齊刷刷看向地上木盆里擠著的黃芽丁(黃顙魚),又看向李笠。
“首先,我說過這是三日魚,也就是最多活三日...”李笠淡淡地說,“其次,魚市里又不是沒人賣釣上來的一日黃芽丁,差不多的個頭,十二文一尾很貴?”
大鲇彭冷笑著,把手中攥著的魚向旁人展示。
黃芽丁身上三魚鰭帶著毒刺,不懂抓的很容易被刺中,然后傷口腫脹、疼痛難忍,但此人抓魚的手法嫻熟,看得出是個好手。
展示片刻,大鲇彭看向李笠:“你這魚兒都吐血了!還敢說比人家一日魚多活二日!”
李笠反駁:“那是你掐的,魚腸都快被你掐得吐出來了。”
“你還狡辯!我是何等樣人,如何會誣陷你!”大鲇彭舉起手中魚大聲嚷嚷著,周圍的人見了暗道要糟。
這小子家里有些來頭,其阿耶是有名的魚主,家里還開著魚肆,兄弟多,親戚也多,自己糾集幾個惡少年在魚市做買賣,平日里咋咋呼呼的。
遇見勢單力薄的賣魚人,經常仗著人多勢眾圍住對方,壓價強買對方的魚,然后轉手賣掉。
眼下這瘦弱的小子,雖然有個同伴,但比起大鲇彭一伙,明顯落下風,現在大鲇彭尋了個由頭不依不饒,大家都覺得這兩個小子要吃虧。
李笠見大鲇彭老拿魚說事,嘿嘿一笑,看著圍觀的人,說:“我,可是剛把魚擺出來,就說清楚這是釣上來的魚。”
“我若是心里有鬼,干嘛說出來?”
“你心里沒鬼?”大鲇彭也笑起來:“誰不知道,這釣上來的黃芽丁,肚子都被魚鉤鉤爛了?活不長,你憑什么說,這些魚比別人釣上來的魚多活一兩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溪县|
普安县|
全椒县|
乐清市|
长乐市|
宣武区|
榆中县|
汝阳县|
富蕴县|
包头市|
错那县|
罗山县|
高邑县|
中江县|
如东县|
河东区|
获嘉县|
中西区|
唐河县|
乐至县|
尚义县|
岳阳市|
读书|
和林格尔县|
封丘县|
平塘县|
乐安县|
大埔县|
商都县|
浦东新区|
临泽县|
潮安县|
墨脱县|
铜川市|
外汇|
张家界市|
绥德县|
南通市|
缙云县|
山阳县|
宁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