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小目標-《亂世棟梁》
第(1/3)頁
夜,湖中小島旁,李笠和武祥正在放排鉤,因為兩人以前經常放排鉤,所以動作嫻熟,但依舊小心翼翼,防的就是排鉤纏繞,再無法解開。
李笠之前有“奇遇”,得免當月捕魚定額,現在專門捕捉鰱魚(白鰱、花鰱),但晚上不是捕捉鰱魚的時候,他自然要做“兼職”,放排鉤釣魚。
釣的不是小鯉魚、小鯽魚,而是價值更高的“黃芽子”。
“黃芽子”即后世所稱的黃顙魚,根據各地不同的叫法,又有嘎牙子、黃臘丁、黃骨魚、昂刺魚的別稱。
黃顙魚類似鲇魚,體無鱗,通體黃色,其成熟個體尺寸相對小些,肉質鮮嫩,拿來烹飪有許多做法,在魚市出售,能賣出不錯的價錢。
但是,竹制‘魚卡子’較難釣到黃顙魚,因為這種魚是肉食性魚類,性兇猛,喜歡吃活餌,或者“葷餌”。
所以,李笠這次用的排鉤,和往常不同,子線末端用的不是竹制的“魚卡子”,而是鐵制魚鉤。
許多子線魚鉤排列在一起,很容易相互纏繞,李笠是將排鉤圈在籮筐里,子鉤分別鉤在籮筐邊緣。
放線的時候要慢慢放,避免子線糾纏。
魚鉤很常見,但用魚鉤來做排鉤,對于尋常漁民來說是一種很奢侈的行為,因為排鉤動輒用到數十、上百個鉤,而魚鉤不算便宜。
若把魚卡子換成鐵鉤,把誘餌從谷子換成蚯蚓,成本不低。
只有實力雄厚的魚主們,才舍得給手下配上用魚鉤做子鉤的排鉤。
而李笠此次得免當月捕魚定額,時間充裕了許多,所以他要抓緊時間大干一場,不惜為此下血本。
眼下他放的排鉤,長二十余丈,子鉤四百個,光是為了買魚鉤,就花了上千文。
簡單平均下來,一枚魚鉤的價格超過一文,還算是鐵匠給的優惠價。
這年頭可沒有商品化的魚鉤,尋常人想要魚鉤,得找鐵匠現做,而鐵匠對于這種買賣一般懶得搭理。
因為制作魚鉤雖然簡單卻費事,人力、物料成本就擺在那里。
若魚鉤要得少了,鐵匠寧愿不做這買賣,只有一次性“批發”夠一定數量,人家才愿意接活。
對于武祥來說,放一個價值上千文的排鉤,不小心翼翼才怪,雖然最近這段時間他跟著李笠做事,動輒就賺“千錢”,但心態依舊沒有變。
他漸漸長大,大概知道家中狀況,也知道自家往年辛辛苦苦攢下來的積蓄,能有四千錢都不錯了。
眼下,一副排鉤就抵他家之前小半的積蓄,哪里能不小心。
二十丈的排鉤,分量十足,兩人放完排鉤后,把船搖到一旁岸邊,系好纜繩,就在船上過夜。
一來是方便第二日一早就能開始干活,其次是守著這價值不菲的排鉤,不然萬一被別人扯了去,可是會心疼得滴血。
天氣回暖,但夜里的湖面上依舊有些冷,兩人拉起布制船篷,然后各自裹著絮被,坐在船艙里。
船頭依舊點著漁火,李笠借助飄忽不定的火光,拿著一個名為“水怪籠鉤”的鉤組,向武祥講解釣鰱魚的要點。
“水怪籠鉤”,是后世一種專門釣鰱魚、鳙魚的鉤具,李笠用這個時代能找到的材料制作出來,其模樣看上去就像一個長著許多觸須的燈籠。
籠體宛若后世乒乓球大小,可以開合,而籠體外面、上上下下捆著八個子線,子線末端是魚鉤。
使用時,往籠體里放酸臭的面團,子線的鐵鉤什么也不掛,然后再用面團把整個籠體和子線都裹起來,一個釣餌制作完畢。
武祥之前從沒見過如此奇怪的釣鉤,他眼前這東西,看起來確實像怪物,所以說是“水怪籠鉤”,倒也名副其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漳县|
香港|
化德县|
万荣县|
贵州省|
岐山县|
上饶县|
嘉义县|
莱阳市|
酒泉市|
牙克石市|
五大连池市|
祥云县|
同江市|
永仁县|
乌苏市|
门头沟区|
兴宁市|
张掖市|
茂名市|
通州区|
绍兴县|
翼城县|
龙井市|
虞城县|
威远县|
富源县|
安多县|
临夏市|
岫岩|
汾西县|
客服|
石林|
大同市|
湖北省|
靖江市|
秦皇岛市|
托克逊县|
大方县|
文登市|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