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二更,求粉紅最新章節(jié)。 **…………** 連老爺子要佃種土地!連蔓兒一開始有些吃驚,不過轉(zhuǎn)念一想,也就不覺得奇怪了。連家本來有三十畝的田地,都是中等偏上的田。她們分了六畝地,連家現(xiàn)在只有二十四畝地了。 可連家現(xiàn)在的人口卻有二十口之多,平均每個人還不到一畝地。這一畝地就算都種上高粱或者糜子,產(chǎn)出的糧食,都按最高的產(chǎn)量來算,也只能讓一大家子人勉強夠吃。這還是考慮到家里有幾個孩子年紀小,飯量沒那么大。而且,還要繼續(xù)執(zhí)行周氏的伙食配給制。 連蔓兒是經(jīng)歷過周氏的伙食配給制的,她認為,周氏允許大家吃的糧食,每天根本連每人一斤都沒達到。 連家接二連三地經(jīng)歷了幾次變故,家底已經(jīng)完全被掏空了。連老爺子曾經(jīng)要賣掉鎮(zhèn)上的房子,置辦土地的打算,也成了空。連家現(xiàn)在是人多地少,想要生活的好一點,佃種土地,似乎就成了必然。 佃種土地雖然要交大量的地租,但是好歹能存下些余糧。家里要添人進口,要操辦親事,這些余糧,能幫著一家人填補些虧空。 “這馬上就要種地了,我爺是啥時候說的這話,現(xiàn)在佃好地了嗎?”連蔓兒就問連守信。 “說了有幾天了。”連守信道,“昨個晚上還和我說,今天要去寫租約。” “我爺?shù)璺N的是誰家的地啊?說沒說要佃多少畝地?”連蔓兒又問。 “還能有誰家,就是王舉人家唄。你爺沒說要佃多少,這事說的有點晚,得看人王舉人家能佃給多少。”連守信嘆了口氣道,“我看老爺子這幾天心里不大好受。想當年,咱家地多的時候,也是租給別人種的。” 經(jīng)歷過租種土地給別人,然后是自己耕種,一次次的賣地。最后還要佃種別人的土地,才能維持一家的生計,就是連守信當時年紀還小的人,都有些黯然。更不要說連老爺子這個當家主事的人。 “我回家看看去,看老爺子回來沒有。”連守信說著話,就站起身,“咱這是分家后第一次種地,老爺子挺掛心的。咱明天開始種地,這事我也得告訴老爺子一聲。” 連蔓兒知道,這個時代。大戶人家的孝道中有一條,叫做晨昏定省。沒分家之前,大家住在一起,一個桌子上吃飯。分家之后,連守信對連老爺子和周氏,幾乎是做到了晨昏定省的。除了因為早點鋪子開業(yè)的太早,連守信實在忙不開之外,每天晚飯前后。連守信不管多忙,都必定要去上房報道。有的時候,實在脫不開身。他就會叮囑張氏,或是連蔓兒幾個孩子,去上房跟連老爺子和周氏說一聲。 另外,連守信完全做到了連老爺子和周氏一呼喚,隨叫隨到。 其實莊戶人家沒那么多的規(guī)矩,分家另過之后,一般關(guān)系有處的遠的也有處的近的。可像連守信這樣的,是絕無僅有。尤其是他遇到事情,要向連老爺子匯報這一點。 連蔓兒知道,連守信并不是拿不定主意。要向連老爺子請教。連守信只是,對連老爺子懷著深深的孺慕和敬重,還有就是出于這些年來的習(xí)慣。 “行,那咱都回去吧。”張氏對連守信這樣的做法,并不反對。 連老爺子是個老莊稼把式,又有了年歲。閱歷豐富。有些事情和連老爺子說一說,連老爺子很可能還會給他們提個醒或者提些好的建議。 前提是,他們自家要把定主意。 說起來,自分家之后,對于他們一家一起商量定的事情,連守信一直都執(zhí)行的不錯最新章節(jié)。即便是誰說了什么,讓他有些動搖,但最后他還是尊重了妻兒的決議。 不過,為了避免節(jié)外生枝,幫助連守信和張氏把定主意,連蔓兒很自覺地跟在兩人身后,回了老宅。 ………… 上房里,連老爺子、連守仁、周氏和連秀兒都在。連老爺子手里拿了一張紙,正跟連守仁說著什么,見到連守信一家來了,就停下話頭,招呼他們坐下。 “爹,田都佃好了?”連守信問。 “佃好了。”連老爺子點了點頭,就將手里的契紙遞給連守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