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薛舉運功掀槊的同時,就斷定徐樂肯定抵不住自己的氣力。 第一步先震開徐樂的手,第二步就是大槊往前,刺穿他的胸膛。 他也考慮過徐樂使詐,突然松手把自己晃倒的情況。 薛仁杲就是這么倒霉,所以被抓。 不過自己既然敢用這招,自然就有準備。 他若是敢松手,保準死得更慘。 自己這一擊出手的時候,已經把這個變數計算在內。 只要他松手,自己立刻就化掀為刺,讓他連閃避的機會都沒有。 一切都和薛舉的謀算一樣,伴隨著一聲如同驚雷的吼聲,徐樂的雙手都被從兵器上震開。 薛舉一擊得手,大槊剛剛準備往前遞出的剎那,只聽徐樂那邊也是一聲怒喝:“薛舉!受死!” 畢竟是同源之水,薛舉的武藝和徐樂其實也存在淵源。 大家算是半個同門。 很多徐樂掌握的本領薛舉也會。 只不過大家的側重點不同,修行之路不同,練就的手段表現也有分別。 但是不管怎么說,總體上都是一脈相承。 五感六識的靈敏程度,都超過了大多數人。 就在徐樂這句話喊出的時候,薛舉也感覺到了危險來臨。 雖然不知道這危險到底來自于何處,但是本能地意識到大難臨頭!面對危險,薛舉的反應也非常簡單直接:出手的速度陡然加快,兩件兵器朝著徐樂猛刺!就算徐樂有什么手段可以殺死自己,也得把他拖下去陪葬!這就是薛舉眼下的應對!金城霸王并不是只知道蠻力的匹夫,但也不是個智將。 如果可以拖延耗死徐樂,他當然雙手贊成。 但如果需要拼命甚至同歸于盡才能殺死徐樂,他也絕不會猶豫。 對他來說,今日最重要的是,就是殺徐樂!其他都沒關系,包括自己的命也不要緊。 薛舉的勢力從一開始根基就不牢靠,作為金城大豪,雖然靠著大筆的財貨籠絡好漢招撫亡命,又趁著饑荒揭竿而起開倉放糧得到百姓擁護而據地為王,但是這些都不足以支持他的統治。 薛舉很清楚,自己兩父子都不是能得民心的主。 百姓恨大隋,也恨自己父子。 別的不說,就是兒子吃人的行徑,以及自己動輒殺戮的行事作風,就注定得不到百姓擁戴。 如果再算上勾結突厥這條,那就真是死有余辜。 之所以能夠坐穩金城,主要是靠著兵威。 百姓不是支持自己,只是不敢反抗。 但是邊地民風剽悍,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表面的恭順說明不了任何問題,只要自己稍微露出那么一絲疲態,這些邊地俠少就敢組織起來跟自己動刀子!三千金城騎就是自己的本錢,也是霸業的根基。 這次出征三千子弟兵死傷慘重,加上自己一向強橫的作風沒少得罪突厥人,可想而知,金城自己是坐不穩當了。 本就是靠突厥虛火支撐的基業,現在虛火一去接下來肯定是難逃覆滅命運。 身為金城之主,自己的命運早就和金城綁在一起,金城覆滅自己也難逃一死,最多就是個遲早問題。 自己敗亡的結局已定,就得為子孫謀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