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合元動力-《非洲酋長》
第(2/3)頁
天悅工業在去年底實現b輪融資,曹沫聯合東盛控股以及東江產投基金一次性注入二十多億人民幣,能確保天悅工業到零九年之前的資本開銷,所以短時間國內并沒有特別的項目需要曹沫注入資金。
然而天悅投資又源源不斷從伊波古礦業、西非聯合水泥集團獲得巨額分紅,這些資金總不能躺在賬戶里吃利息吧?
當然,丁肇強、錢文瀚一年能拿出十幾二十億來,但他們現在要做的,是將一部分資產配置到海外去,而曹沫則是要將這些資金投到國內來。
曹沫跟丁肇強、錢文瀚商議著將基調定下來,具體的工作還是陳鋒配合沈濟、徐濱他們去做……
…………
…………
有前期的合作基礎,東盛及東江又是主要股東,跟合元動力的談判比預想中還要順利。
零八年底國內以財政補貼等方式為主,推動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將資本的目光吸引到這個領域里來,但各地的車企以及電池企業為爭奪財政補貼,上了一堆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項目——以致大多數財政補貼都被一些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卻有更為深厚背景的企業拿走,亂象頻生。
局面多多少少有些混亂起來,令人有殺雞取卵之憂,很多人擔心風口過去,新能源汽車產業會淪為一地雞毛。
現在天悅給出這么高的估值,原先的投資人能以幾倍乃至十幾倍盈利退出,至少是退出一部分,當然也不愿意錯過這個機會。
而公開上市的難度太大,還不知道要等到驢年馬月呢;合元動力在短短一兩年內也看不到有實現盈利的希望。
以康建鋒為首的創始人團隊則主要提出兩點要求,一是合元動力保持獨立運營,不直接合并到天悅工業的框架之下,他們不想淪為天悅工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附庸。
第二就是合元動力需在六十億的估值基礎之上,對天悅投資進行b融資。
曹沫從來都不介意天悅體系內部的競爭,合元動力主營業務除了發展為新能源汽車配備的動力電池外,儲能系統的運用場景更為廣泛。
目前正興起的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因為跟傳統的火電、水力發電以及核能相比,最大的弊端是不夠穩定,理論上需要配備一定比例的儲能系統進行儲能,避免能源的嚴重浪費。
移動通訊網絡建設在加速,各地基站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加,基站備用電源目前也明確以鋰電池為主流發展方向。
這些都是儲能系統的應用前景,合元動力不愿意淪為天悅工業的附庸,放棄這些市場。
再一個,天悅的新能源汽車還在研發當中,最終能有多大的產能還是未知數,合元動力要是這時候就放棄為其他車企提供動力電池的努力,其實也是直接限制住自身的發展空間。
要不然,合元動力還需要融資干嗎,直接出售給天悅工業不就可以了?
至于合元動力估值從五十億提高到六十億,曹沫也沒有糾結。
比起天悅整個產業版圖的完善,曹沫這時候還真不在乎他個人頭上兩三億人民幣的利益得失。
雙方都沒有什么糾結的點,第一輪談判就差不多將方案給定了下來:
第一是天悅投資總計以弗爾科夫石化集團2.5%的股權,從合熙基金、東江新興科創基金手里換取合元動力10%的股權。
弗爾科夫石化的這部分股權,如何從合熙產投基金及東江新江科創基金轉到丁家直接控制的東盛控股以及錢文瀚直接控制的新鴻投資,則不需要曹沫操心;曹沫實際上是給丁家及錢文瀚入股弗爾科夫石化集團打了五折。
第二以是天悅投資以七億五千萬現金,從其他投資人手里收購合元動力10%的股權。
第三是天悅投資往合元動力注入十五億資金,換取20%的股權,
并購注資完成之后,天悅投資將持有合元動力40%的股份,一躍成為合元動力的控股股東;此外以康建鋒為首的創始人團持有合元動力30%的股份,還有30%的股份則繼續分散在和熙基金、東江新興科創基金等投資機構及投資人手里。
合元動力拿到十五億的注資,除了補充研發經費外,還計劃投資建造一座新的動力電池生產工廠。
合元動力保持獨立運營,獨立承擔動力電池及新材料的設計開發,而動力電池管理系統等關聯核心技術的研發,則由合元動力與天悅工業成立聯合實驗室負責——
曹沫對合元動力除了對主營業務業績、技術路線及發展有相應的要求外,額外一點就是希望合元動力盡可能將生產基地放到崇海的崇新產業園區里。
崇海制造業的基礎很好、科教力量也強,但在動力電池、新能源及汽車制造等領域則要薄弱了一些,天悅還要盡可能在崇海形成產業聚集,才能更多的挖掘當地的人力、科教等資源。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江|
鸡东县|
鹤壁市|
家居|
缙云县|
江川县|
彝良县|
黔西|
承德县|
皋兰县|
区。|
塘沽区|
德令哈市|
凭祥市|
五莲县|
新乡市|
长治市|
霍城县|
田阳县|
尉氏县|
安陆市|
娄底市|
南澳县|
扶余县|
仙游县|
中西区|
开封县|
吉木乃县|
财经|
鄯善县|
博罗县|
北安市|
定结县|
包头市|
泸州市|
化德县|
永德县|
和静县|
灌云县|
博湖县|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