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84章 技術如何傳承下去-《三國之隨身魔法塔》


    第(2/3)頁

    只是對于造船技術的了解,這個程度,他也是花了不少心力才做到這點。

    畢竟這年頭?    大多船匠?    本身其實沒有文化……能看得懂圖紙,與其說是對數據的了解,還不如說是對船只的了解。

    劉韜找了三十多個老船匠,能看懂的只有這個六十歲的老船匠。他的年紀,甚至已經沒辦法親自參加建造?    只能用豐富的經驗去指點其他工匠建造。

    甚至于,自己是否還有更多的壽命?    去堅持到打造下一艘更大的船支,他心里也沒底。

    “打造完這艘船?    其他工匠也有了經驗……”劉韜看向老工匠,“到時候?    你愿意成為大漢皇家造船學院的院長?    把你的技藝傳授下去嗎?”

    老工匠豐富的造船經驗非常寶貴?    不能就這樣丟掉。再和語文數學結合起來,新一代的造船師,技術是否能更進一步,劉韜很期待。

    “這個……”老船匠不知道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的兒子也能進入學院教書,想來他的技術應該不比你差。”劉韜看向老船匠。

    “老朽沒有兒子……”老船匠神色黯然,生了三個女兒,沒有一個兒子繼承自己的技藝。或者說,就是沒有兒子,才把心思都投入到造船上面。

    果然,又是傳男不傳女的那一套啊……劉韜嘆了口氣,因為這個不知道多少優秀的技術失傳。當然,還有儒家奇技淫巧那一套言論,工業一直發展不起來。

    畢竟生產技術提升,糧食產量就必然會提升,糧食價格就會下降。井田制為什么沒辦法恢復,因為生產模式已經發生改變,不管是農具還是耕種模式都有很大的改變。

    如果讓大家恢復春秋時期的生產技術,那個時代的種植模式,一畝田就半石不到的產出,那么肯定井田制可以執行。

    糧食賣不出價格,那么只能開始考慮經營別的東西。經商或者生產一些復雜的商品,不僅成本高,而且有虧本的可能性。

    而且要投入人力財力,還要花費不少的精力去理解市場行情。這樣家族子弟就沒有多余的時間讀書,不讀書怎么考試,不考試怎么出仕?不出仕,家族怎么發展壯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市| 定襄县| 高青县| 呼玛县| 中宁县| 安龙县| 通化市| 白朗县| 阿城市| 长顺县| 扎鲁特旗| 阜新| 黄梅县| 伊宁县| 呼玛县| 濉溪县| 叙永县| 莆田市| 宁陵县| 正安县| 任丘市| 建瓯市| 沁源县| 宝山区| 海安县| 富裕县| 玉田县| 汪清县| 焉耆| 大邑县| 纳雍县| 景德镇市| 安陆市| 武义县| 阿巴嘎旗| 搜索| 盐池县| 隆安县| 汝阳县| 体育| 武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