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名單遞了過來,劉韜簡單看了看,在上面看到了張春華的名字,記得這不是司馬懿的妻子么?如今居然是直接參加科舉,也不知道她和司馬懿的婚事,怎么樣了…… 大概率,應該是黃了吧?這樣司馬師和司馬昭等人,是否就不會出世了?看著她的名字,劉韜惡意滿滿的想到。 無語的是,曹操的長女曹婉,也就是那個歷史上的清河長公主,也參加可科舉。 稍微值得關注的,還有泰山羊氏的羊衜。不是說他才學如何,而是他乃蔡邕次女蔡貞姬的婚約者。羊衜的妻子早逝,蔡貞姬算是續弦。羊衜和劉韜,算是連襟。 “都三十歲的人了,現在才過來參加科舉……”劉韜也是無語。 泰山羊氏應該很早,就應該知道,他們家的家主羊衜,其連襟便是大漢皇帝。結果倒好,直至現在才過來參加科舉。難道還以為,因為連襟,所以自己就會對他特別優待? 對,的確會稍微優待一下,比如說考試分數肯定要稍微向上調個十多分什么的。但說到底,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說好了科舉取士,那么誰都改變不了。 就算要改變,也是從科舉的規則里面的改變,不會到現在,他們都還看不穿吧? 或許不是看不穿,而是不愿意看穿??婆e取士,即將廢除原本的孝廉制度,習慣了依靠這個制度賺取利益的家族,很不習慣新制度,因為要習慣,要找到空白,非常困難。 接觸過的這個的,最后也會發現,科舉制度的空子,不在考官手中,不在考試制度里面,而是在皇帝本人手中。 就現在軍政分離,科舉取士這些一系列制度下來,唯一的結果,就是所有一切,都牢牢掌握在大漢皇帝手中,什么叫做中央集權,什么叫做乾綱獨斷,這就是! 對大漢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優秀的皇帝。對于各大家族來說,這絕對不是他們希望看到的皇帝類型。 這些和劉韜沒關系,自己當皇帝,該給他們的也沒少給,人心不能太貪。 “至少沒有超過四十歲的限制。”荀悅回道,這次三十幾歲的人來參加考試的多了。甚至有些明顯已經四十歲,還假裝自己是三十九歲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