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物語-《方外:消失的八門》
第(2/3)頁
李科長:“不是我不買,而是你不賣。我出二十你不賣,剛才出兩千你也說不賣,現在我就不想買了,哪怕白送都不要了!……小郭,我們走吧,怎么遇到這種老板?”
郭益警官是一頭霧水,很不滿意地瞟了王老板一眼道:“你搞什么花樣,還想不想好好做生意了?”說完話也陪著李科長一起走了,與剛進門的丁齊擦肩而過。
老板嘆了口氣搖了搖頭,把那柄青銅古劍放回兩塊磚搭起的支架上,轉過身來又露出職業性的微笑道:“這位先生,您想淘弄點什么,還是先隨便看看?”
丁齊指著貨架上的磚頭問道:“老板啊,剛才怎么回事?我好像聽見兩名顧客為買磚頭爭起來了,爭到最后又都不買了?”
老板很夸張的嘆息一聲:“唉,就是為了置氣嘛!現在的人啊,火氣都是這么大,何苦呢?”
丁齊一直在觀察這位老板的反應。在正常情況下,哪個店鋪老板假如遇上剛才那一出,估計都快被玩壞了,但眼前這位老板的反應明顯不太正常。在張望雄沒有表明態度之前,無論突然攪局的李科長出什么價,老板顯然都不敢擅自做主將那兩塊磚賣給別人。
其實站在王老板的角度,并不存在得罪張望雄的情況。假如張望雄只是一名普通顧客,東西還沒有買定入手,李品也想買,出高價很正常。
在這里開門做生意,其實更不能得罪的是那位“郭主任”。李品是郭益陪著一起來的,他又出了那么高的價,老板還是不想賣給他,顯然就有問題了。照說李品攪和了那么一頓,最后又不買了,老板應該很生氣才對,但是李品走的時候,王老板卻是明顯松了一口氣。
在古玩商店里遇到這種事情,比如明顯不值錢的東西被報出了不合常理的高價,通常老板的也會有另一種反應,就是這東西是不是自己看走眼了,其實是個寶貝,于是便不想賣了。但這位王老板的關注點,自始至終都不在那兩塊磚頭上。
這些細節,丁齊都看在眼里,他又拿起那把青銅劍問道:“老板,這把劍怎么賣?”
老板:“最近剛收的,五千塊!”
丁齊:“便宜點行不,五百塊怎么樣?”
老板:“您這價就不是誠心想買了,我最低只能給你三千。我看您是個識貨的,這把劍可是好東西,只是品相稍微有點殘……”
丁齊:“這劍是哪來的?”
老板:“收來的唄,古董行的規矩,我們是不打聽來歷的。”
丁齊拿著劍,微微閉上了眼睛,感受這柄劍所蘊含的氣息。他剛才不僅在觀察人也在觀察東西,發現這一屋子大大小小的器物中,恐怕只有三件東西才是真正的古董,同時也是具備某種“靈性”的器物,它們就是這把青銅劍劍和充做劍架的兩塊磚頭。
丁齊并不是石不全,更不是考古鑒定專家,他感受到的只是東西本身的氣息,動用的也說不清是興神術還是入微術,抑或是觀身術與望氣術,可能兼而有之吧,總之就是如今境界的感知能力。這件東西仿佛會說話,用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方式在訴說。
店鋪老板曾對張望雄介紹這是一柄戰國時期的楚劍,丁齊不太懂這方便的專業知識,當然鑒別不出來。他只能分辨出這的確是一件有年頭的古物,而且被埋藏了很長時間,大約一年前才被發掘出來。
戰國時代的古劍,怎么會出現在一家古玩商店的貨架上,而且只賣五千塊?這也很正常。近二十年來,各地大搞城建開發,城市群的規模急劇擴大,高樓大廈紛紛拔地而起。樓越修越高,地基也越打越深,經常有地下埋藏的古物被挖出來。
假如是重要的歷史遺跡現世,文物部門獲悉之后會盡量采取保護性搶救措施,然后組織考古研究。但各種零散的器物被挖出來,很多時候不為人知,往往就暗中流入文玩市場,還有很多東西就是盜墓來的。
很多人可能對考古與盜墓之間的區別不是太清楚,還有人甚至故意混淆視聽帶節奏,以至于不少人都有所誤解,其實兩者之間有本質的不同,完全不是一回事。
考古學者的目的并不是找什么市場上值錢的寶貝,其首要任務是為了保護和搶救文物。而所謂文物的價值,與市場價格也是兩回事,在于古跡與古物所承載與傳達的信息,它能夠告訴人們某個時代、某個文明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發展水平與思想文化內核。
這是考古研究的最終目的,也是文物所謂的“文”。有人可能認為年代越久遠的東西便值錢,這其實是一個最常見的誤解,文物的價值絕不僅僅來自于單純的時間,所謂時間年代是一個歷史中的參數。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化县|
鹤壁市|
屏东县|
霍林郭勒市|
信丰县|
石林|
洪江市|
萝北县|
宁夏|
松江区|
淮滨县|
大化|
长岭县|
毕节市|
若尔盖县|
樟树市|
江孜县|
凤台县|
监利县|
高台县|
石景山区|
尉氏县|
河源市|
台中县|
和硕县|
扎赉特旗|
阳谷县|
砀山县|
东阳市|
鲜城|
合阳县|
噶尔县|
衡东县|
耒阳市|
余姚市|
涿州市|
白银市|
若尔盖县|
洛宁县|
绿春县|
松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