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兩板斧-《三國之謀伐》
第(1/3)頁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在滿城的煙花聲中,章武十三年如約到來,洛陽城舉城歡慶,過年氣氛到了頂點。
劉備在卻非殿舉行了盛大的晚宴,除了必須要當值的官員以外,洛陽五品以上的官員、勛貴、諸侯、散官悉數到場,共度新年。
晚宴一直持續到午夜,朱雀門外的那一盞明燈也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天清晨,前來圍觀的百姓絡繹不絕,議論紛紛。
整個華夏文明歷史上只有兩次半讓世界矚目的浩瀚文明,一次強漢,一次盛唐,明初也僅只能算半次。
因為明代除了鄭和下西洋以外,幾乎就處于閉關鎖國的狀態,完全不像漢唐那樣海納百川。
而漢唐進行對比的話,唐朝不管是對外影響還是綜合整體實力,還要強過大漢。
漢朝是對外影響的開拓者,通過西域絲綢之路,商品貿易遠達羅馬。
盛唐則是發揚光大者,真正的海納百川。
那個是時代帝王輕生死,英雄重然諾。人民有血性,詩歌鑄盛唐。
自信包容開放,文化飲食璀璨輝煌。禮教的束縛還不像宋代以后那么變態,婦女得到空前的尊重。
類似于后世的美利堅,很多人都以成為大唐人為榮,高麗王族寧愿成為大唐的一個小小將軍,西域國王賴在長安不想回家。
按照杜甫的說法“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
由此可見,大唐無論是在經濟、文化、軍事、農業、外交、科技上,都幾乎達到了封建時代的鼎盛時期。
相比之下,大漢還是差了一點。
主要也是因為大唐兩次盛世實在是太璀璨。
大漢雖有絲綢之路,也有“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可社會秩序遠不如盛唐那么繁榮,漢武帝后期還差點翻車。
但時至今日,強漢再次崛起。
被后世稱為章武大帝的劉備成為皇帝之后;重用陳暮、荀彧、沮授等賢臣,改革官職,整頓吏治,勵精圖治,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恢復了強漢的盛世面貌。
政治上劉備改革機構;恢復丞相制度,設立內閣,對吏治進行了整治,削弱地方主官權力,提高官僚機構的辦事效率,重用賢臣,修訂律法。
經濟上,劉備制訂經濟改革措施:打擊豪門士族,解放勞動力;改革實施食封制,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減輕人民負擔;打擊莊園地主,大力發展農業。
文化上,采取開放的積極政策;不打壓佛道,要求佛道正常納稅;不阻止百姓有正常的信仰,打擊邪魔歪道;提倡教育治國,法制治國;提倡男女平等,解放婦女。
并且通過印刷業普及知識,推動詩詞歌賦小說等文化載體發展;發展戲劇、歌舞、體育,引進國外樂器,發展本民族樂器,開拓新文化,以此娛樂大眾。
教育上,在全國實行六年免費教育制度;發展鄉學、縣學、郡學以及州學。要求女性和男性一樣正常上學讀書;積極發展名為科學的新式學問,提出口號“教育興國,科技強國。”
軍事上,劉備對兵制進行改革,設立六大軍區,在邊境地區大力發展屯田,積極擴張疆域,北擊匈奴鮮卑,南破交州蠻越,西平川蜀彝夷,東據三韓倭奴,將大漢領土增加了上百萬平方公里。
還有其它一系列改革,比如引進外來高產作物,推動科技發展,開挖大運河促進國內經濟繁榮,加上從倭奴島流入的大量白銀黃金,通過一系列經濟措施,使得大漢迎來了一次盛況。
這是大漢自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昭宣中興、光武中興、明章之治以來又一次盛世。而且比之前面五次,這次盛世更加空前繁榮,已經有向著唐朝開元之治的盛況靠攏的趨勢。
不過目前來說,劉備創造的繁榮盛世還并沒有達到開元盛世的高度。因為開元盛世在一定程度上是承接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以及唐高宗李治的永徽之治。
從唐太宗貞觀之治結束的西歷649年到唐玄宗開元之治的起始西歷713年,中間相距64年。除了武則天時期出現了政局動蕩以外,國家并無整體衰落。
通過貞觀之治和永徽之治奠定基礎,當唐玄宗時期政局恢復穩定,又采取了一系列高明的為政措施之后,厚積薄發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反觀劉備接手的是個什么爛攤子?
王朝末年呀。
上一次大漢盛世還是120多年前漢明帝漢章帝時期的明章之治,無法給劉備留下任何政治遺產。
所以眼下的繁華,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只能算是迅速催生出來的虛假繁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宜市|
承德县|
九台市|
临高县|
晋宁县|
汉源县|
潮安县|
石狮市|
铁岭市|
贡嘎县|
信丰县|
刚察县|
个旧市|
呼玛县|
雷波县|
隆德县|
东兴市|
南和县|
宁陵县|
玉树县|
肇源县|
桂东县|
鄯善县|
永靖县|
太原市|
太和县|
剑阁县|
治多县|
富平县|
房山区|
蓝山县|
嘉祥县|
延寿县|
东乌珠穆沁旗|
康保县|
山阳县|
沿河|
台北县|
拜城县|
泸西县|
乐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