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兩板斧-《三國之謀伐》
第(2/3)頁
因為從農業上劉備是從海外引進的高產作物,快速提高了國內的生產力,達到了短時間內養育大漢百姓的成果。
在經濟上是從海外掠奪金銀銅礦來彌補本國的虧空,相當于走羅馬帝國不斷搶奪劫掠來填補國內的路子。
一旦停止對海外進行掠奪,那么國內由于修運河而造成的巨大財政虧空,能瞬間讓這個帝國崩塌。
所以想要達到真正的繁榮鼎盛,還需要大運河全面開通,國內經濟真正做到完美內循環,再加上西域平定,絲綢之路以及南方海上絲綢之路開啟。
如此才能做到生生不息,利用強大的制造業維持經濟。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短時間內靠采礦來維持國家運營成本,有些坐吃山空的意味。
不過離這個時間也已經不遠,因為等到章武十三年的時候,南方運河基本已經完全通航,廣州成為大漢自青州之后第二個通航口岸。
大漢的船隊南下東南亞,從那里統治了當地土著,在東南亞尋找礦產、香料、木料,同時讓當地人在東南亞種植水稻、橡膠、水果,以填補國內空缺。
同時船隊繼續向海外探索,有通過東南亞地區,繼續南下前往澳大利亞的,有往西順著海岸線繞過新加坡,到達了孟加拉灣的,甚至還有繞過印度最南端的斯里蘭卡,到達中東和非洲的。
像這樣的遠洋船隊在如今的大漢已經是常態,因為朝廷是支持這樣的活動。隨著青州兩次海外探索成功,一次在日本發現大量金銀銅礦,一次在美洲發現金銀銅礦以及各種產物。
大漢民間對于出海的熱情十分高漲,廣州港、青州港、瓊州港,每年出海的人絡繹不絕,逐漸開始衍生出了海上絲綢貿易,雖然貿易規模還不大,但至少這是個好的開始。
不過有一樣東西朝廷嚴厲禁止,那就是奴隸貿易。
大漢廢除奴隸制度,提出人人平等。因此不允許有人前往日本、東南亞、三韓以及東北地區抓捕奴隸來衍生黑暗與罪惡。
倒不是朝廷有多光明正義,而是在朝廷的眼中,這些地方將來都是大漢領土,地方土著也將是大漢百姓。
像上述地區土著長相都與漢人相差不大,完全可以納入統治范圍,沒必要進行三光政策。
至于黑奴貿易就更加不存在,目前朝廷也僅僅只是探索到了海外,知道了有這么個地方。連接觸都還沒有接觸,更說搞什么三角貿易。
反倒是如果大漢不禁止奴隸貿易的話,美洲土著就有可能遭殃。
因為印第安人是純純的傻白甜,北美和加拿大的印第安人不太友好,南美的印第安人卻跟漢人的關系非常不錯,想抓捕或者欺騙他們來大漢當奴隸,輕而易舉。
但大漢朝廷對于北美也是看作是囊中之物,印第安土著未來也將成為大漢子民和打工人,所以自然嚴令禁止。
同時朝廷還在開發北美,與北美西海岸修建城市,鼓吹同一民族論,編造故事說印第安人和漢人一萬年前是一家,對印第安人進行思想教育,雇傭他們來漢人的北美莊園打工。
甚至如今朝廷已經在北美設置了美洲都督府,在北美實行民族融合統治,與當地的印第安人首領合作,對他們進行文明開化教育,共同發展繁榮。
雖然過程肯定也會伴隨著一些武力沖突和流血犧牲,但相比于盎撒野蠻人的屠殺政策,大漢的政策已經算是非常溫和的了。
當然。
這個過程還僅僅只是個開始。
扎根于北美的漢人只是少數,真正的大漢本土依舊持續著輝煌和昌盛。
隨著章武十三年的新年剛過,又是一年忙碌的日子。
朝廷官員們該休年假的休年假,該頂班的來頂班。百姓們該種地的種地,該修渠的修渠,大漢帝國首都依舊維持著它往日的秩序。
到三月份,春暖花開。
已經九個月沒有消息的西域戰報總算是姍姍來遲。
關羽和張飛合圍了匈奴人和鮮卑人,大批北方少數民族投降,大漢此次出兵西域獲得了第一階段的勝利。
張郃于龜茲一帶狙擊了貴霜帝國的東進,頑強抵擋了數十日,最終配合騎兵里應外合,大破大月氏的軍隊,挫敗了貴霜帝國遠征西域,想囊括中亞的陰謀。
在章武十二年下半年,關羽張飛大軍回援,主力部隊趁勢西進,一路連破大月氏占領的十余個國家和城池,把他們打退至大宛國的貴山城。
貴山城易守難攻,漢軍攻打了十多天,最終還是沒有攻克。
畢竟他們這次遠征只是帶了一定數量的火器,沒有帶大炮這種攻堅裝備,導致面對貴山城這種城高墻厚的堡壘,很難正常突破。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糧草補給,雖然光糧草囤積就花了半年的時間,最夠大軍在西域兩三年的用度。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和县|
潼关县|
永登县|
昌江|
南充市|
石渠县|
潍坊市|
无极县|
德江县|
石狮市|
香河县|
玉溪市|
崇义县|
乌拉特中旗|
墨江|
沙坪坝区|
青冈县|
河池市|
基隆市|
余姚市|
琼海市|
左云县|
平定县|
康保县|
长岭县|
米易县|
仁怀市|
天镇县|
布尔津县|
崇信县|
西盟|
白河县|
莫力|
凤阳县|
北碚区|
泸西县|
洱源县|
庐江县|
宁武县|
鄂温|
枣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