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狂賺二十萬-《重生之實業大亨》
第(2/3)頁
……
幸福二五零刮過一陣黑旋風,帶著李衛東返回了貨運處。
剛進調度科的大門,羅兵就將一份文件塞給了李衛東。
“小李,這是地委剛下來的文件,認真學習一下,等到明年一月份,咱們公司也要實行了。”羅兵開口說道。
李衛東接過文件,掃了一眼內容,是有關國企改革的,有關國企改革的,主要是推行國企的三產逐漸走向社會化。
計劃經濟時代,無論是國企還是集體企業,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三產,而且規模越大的國企,三產的規模也就越大,三產的門類也就越齊全。
大型國企之所以能夠保障職工從出生到死亡,所依靠的正是國企的三產。
比如職工有洗澡的需求,那單位就建個洗澡堂;職工家里沒有人看孩子,那單位就建個幼兒園;本單位子弟需要上學,那單位就建個學校;職工需要看病,那單位就建個醫院;職工需要買東西,單位就建個供銷社;職工需要衣服,單位就建個服裝廠。
按照這種模式建設下去,那些超大型國企的所在的,就跟像是一座小城市,各行各業一應俱全。
像是青河運輸公司,司機只有五六百人,但是卻有數千名職工,便是因為三產的存在。三產的職工也是企業的正式職工,甚至占據了企業的大多數。
計劃經濟時代,物資比較緊缺,很多時候企業無法獲得相應的物資,就只能自己動手,成立三產來豐衣足食,保障企業的正常運營,這無可厚非。
而改革開放以后,很多物資都能夠在市場上買到,很多效率低下的三產,反倒是成了企業的累贅。
這些三產不賺錢不說,每個月還需要消耗很多錢,企業獲得的利潤,大部分都補貼三產了,使得企業沒有錢去改進技術、購買新設備,也就無法提高生產力,最終整個企業都會被拖垮。
現代企業最基本的特征是產權清晰、責任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國企三產的存在,顯然是與之背道而馳。
于是將國企的三產推向社會化,最終實現國企與三產的分離,成為了必須要做的事情。
國企三產存在了那么多年,想要一下子將國企和三產分開,顯然是不可能的。讓三產進行獨立經營,效益獨立核算,就成了國企三產改革的第一步。
1986年,國企的利改稅會進入到尾聲階段。利改稅之后,國家與企業的分配關系通過稅法固定下來,國企逐漸擺脫了過多的行政干預,成為了自主生產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
按照利改稅后的規定,國企需向國家上繳企業所得稅,中大型國企一律是交55%的企業所得稅,小型企業分根據應納稅所得額分為八個檔次,最高檔也是55%,最低一檔的稅率是10%。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汾县|
武威市|
平江县|
临朐县|
永吉县|
泸西县|
苍山县|
恭城|
石首市|
兴隆县|
桂阳县|
岫岩|
政和县|
敦煌市|
云和县|
班戈县|
曲水县|
德昌县|
噶尔县|
康平县|
满洲里市|
尉氏县|
无为县|
渑池县|
金乡县|
明溪县|
辉南县|
宜兴市|
贵南县|
弥渡县|
新乡市|
双江|
宣汉县|
罗源县|
临颍县|
曲靖市|
砀山县|
中江县|
吴桥县|
通榆县|
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