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三章 兩國婚書-《一品仵作》


    第(1/3)頁

    一封求親國書來自南興,而另一封來自北燕。77dus.com

    暮青聽聞此事時足足愣了半晌。

    元修稱帝六年了,后宮至今空無一人,聽說朝武曾聯名上奏過數回,元修不是南下下陵巡視水師,就是駕臨沂東巡視海防,更有一回心疾大作,御醫院眾圣手數夜未眠,大寒寺的高僧誦經九日,御體方才告安。此后,文武百官改用懷柔之策,忽然不再聲討姚惠青,而是眾口一致地請元修納姚惠青入宮為妃。

    北燕群臣以為皇帝時常駕臨都督府,必定喜愛姚惠青,以為投君之所好,一旦皇帝開始納妃,往后的事就容易了,卻沒想到奏章皆被留中,沒了下文。

    此后,北燕群臣就對立后選妃一事沒了轍。

    這三年,大遼正向西擴張疆域,西北無戰事,北燕專于內政,與南興一直相安無事,暮青實在不懂,元修這突來的一封求親國書究竟在想什么!

    聽洛都皇宮的掌事宮人說,北燕的求親使臣從沂東經海路抵達了大圖英州港,本著不斬來使的規矩,大圖朝廷雖不同意北燕的求親,卻也只能將使臣隊伍迎入洛都,以禮相待。如今,北燕使臣就在洛都驛館里住著,大圖朝廷表面上以禮相待,暗地里監視得緊,可北燕使臣并無可疑之舉,只是在參加前陣子的大慶時,在宮宴上與南圖使臣有過幾句口角。

    知道暮青要回洛都,兩國使臣都在等她。

    離開的日子終于到了。

    臨走前,暮青以大圖神官的身份向四州發布了一則告令,隱瞞了自己任期已滿將要卸任歸國的事,而是說自己近年來為大圖復國、鄂族民生操勞,夫妻關山遠隔,分離已近五載。而今鄂族民生安定,她決定回洛都向皇兄回稟政務,此后將回國與夫君團聚一段日子,望離開后,四州百姓能順應朝廷,謹遵政令,勤耕精營,安居樂業。

    執政三年,暮青苦習國事,懂得了大局之重,因此她很清楚,即便她卸任回國,即便再也不回大圖,大圖也不可能另立神官。鄂族百姓視她為轉世神女,大圖神官只能是她,妄改另立,四州必亂。

    就算她離開鄂族的土地,神官的尊號也將跟隨她一生。

    ……

    暮青離開那天是六月初十,只帶走了神甲軍和南興的侍從,算得上是輕車簡從了。

    這天清晨,金輝盈道,萬民相送,百姓攜老扶幼,哭拜于長街道旁。道旁維持秩序的殿軍不多,百姓自發地保持著秩序,哭送聲、祝愿聲、盼歸聲混雜著,聽得人不忍離去。每行百余步,就有幾位耄耋老者相互攙扶著走上長街,奉上萬民傘,傘上有百家姓氏、有經文祈符、有頌詩祝詞,甚至有學子畫師將絲茶之路、興農治澇、民間訴訟、少女齋戒、稚童歡鬧的景象繪成長卷奉上,以感恩暮青執政三年來帶給鄂族的新氣象。

    這送別的景象震驚了洛都朝廷的接駕官吏,儀仗尚未出城,官吏和宮侍們接遞貢物就把胳膊給遞酸了。

    輦車內,呼延查烈坐在暮青身旁,晨光在窗欞間掠過,讓他想起了幼時在草原上陪額布巡視部族的情景。草原人敬畏王就像敬畏天鷹大神,可他從未見過今日這樣的景象,百姓誠心祝愿挽留,就像對待真正的天神,叫人心頭莫名血熱。

    儀仗出城整整走了大半日,官吏們總算意識到擺開儀仗回朝怕是要年底,于是當日傍晚便請求棄車用馬,以便早日回朝。暮青早有此意,動用儀仗出城不過是為了給百姓送別的機會,以慰民心罷了。

    次日一早,暮青下令棄車上馬,眾人沿官道策馬急行,終于在七月中旬出了慶州地界。

    如今,因兩國通商,神脈山外已不再是一片荒野。三年來,這里出現了草市,后由洛都朝廷欽派兵馬建起了屋舍街鋪,現今之規模已頗似市鎮。這座市鎮連接著神脈山和云州鎮陽縣,如同一條紐帶,在兩百余年的紛爭后將大圖的疆域連接了起來,與嶺南大邊縣一同成為了兩國通商的貿易重鎮。

    鎮子里已有商隊常住,街道上牛騾馬車,魚龍混雜。傍晚時分,暮青率軍進入市鎮,兩國的商隊早就聽說了鳳駕要歸國的事兒,往日總愛吵嚷幾句的商販們今日也不吵了,紛紛跪在街市兩旁,你瞻仰你的神女殿下,我叩拜我的皇后娘娘。

    只見一名女子率軍策馬而來,官吏和宮侍們在馬背上搖搖晃晃的,追得甚是辛苦。女子策馬當先,似刀尖箭矢,破風逐日而去,披風乘風揚起,遮了斜日飛檐。那容顏風姿,連街市上的婦人都看呆了,回過神來時,一騎戰馬已去得遠了。

    暮青并未在鎮上過夜,她率軍出了市鎮直奔云州,趕在天剛擦黑時抵達了鎮陽縣。眾人在鎮陽縣歇整了一夜,次日一早繼續趕路,如此一路馬不停蹄,終于在八月下旬望見了洛都城。

    到了洛都城三十里外,接引官請暮青下馬入輦,重新擺開了儀仗。

    這天一早,城門剛開,大圖文武百官就和南興使節團一同出了城,在炎炎烈日下候到傍晚,才見儀仗上了飛橋。

    禮象長鳴,鼓樂齊奏,四門立旌,百官呼拜,文武群臣以國禮迎儀仗入了城。

    洛都城內,長街兩旁列滿了禁衛,百姓夾道相迎,伸著脖子踮著腳尖,交口談頌著近年來從邊貿市鎮上傳來的有關英睿皇后和鄂族神女的傳說,無不想要一睹當世奇女子的風采。

    輦車內,暮青忽然轉頭往街上看了一眼。

    街上百姓如潮,人聲沸揚,禁衛的弓刀指著晚霞,恍若染血,黎庶張望著儀仗,面龐紅潤,神采飛揚。

    一切如常,沒什么不對勁。

    “有刺客?”呼延查烈察覺出了暮青的異樣,也跟著望向街上,神色戒備。

    “沒什么。”暮青將目光收了回來。方才在城門外沒見到北燕的使臣,應是大圖朝廷未準他們出城,但今夜宮中設宴,該見的人終是要見。或許是對北燕的國書勾起了她太多的回憶,或許是馬不停蹄地趕路讓她有些疲憊,方才竟覺得人群中有道熟悉的目光。

    暮青捏了捏眉心,閉著眼對呼延查烈道:“我先歇會兒,停輦了再喚我。”

    呼延查烈看著暮青的倦態,皺著眉頭罵道:“大圖皇帝真不知體貼!何必趕著今夜設宴?”

    暮青閉著眼道:“北燕使臣來了小半年了,大哥這一切從快的決策是對的,我們應當盡早回國,以免夜長夢多。”

    呼延查烈這兩年跟著她學習政事,這么淺顯的事定然看得透,責罵巫瑾不過是心疼她罷了。遙想當年初見這孩子時,他才四歲,眨眼就十歲了。這些年看著他讀書習武,觀政研兵,到如今竟也知道體貼人了,她有種孩兒長成了的欣慰感。

    暮青唇邊掛著笑意,繼續閉目養神。

    呼延查烈果然沒再吭聲,輦車就這么慢悠悠地在長街上行駛著,天快黑時才到了郡主府。

    當年,暮青未受封就離開了洛都,登基大典后,巫瑾下旨賜了一座鎮國郡主府,在洛都城東,占地為園,秀麗雄奇。

    暮青沒睡著,輦車一停,不待呼延查烈喚她,她便醒了。

    大圖文武進宮復命,侍衛宮人護駕進府,一進花廳,南興的使臣八人就急忙見駕。

    “微臣等叩見皇后殿下!”眾臣齊呼,大禮叩拜。

    暮青在上首坐著,看不見八名使臣的臉,只是看著眾人的官袍烏紗,便有如見親人之感,于是一開口,連一貫似雪清寒的嗓音都和柔了許多,“卿等遠道而來辛苦了,平身吧。”

    “謝皇后殿下!”眾臣謝恩,腔調激越,竟比暮青還要心潮澎湃。

    待眾人起身,暮青才看清了八人,為首之人竟是熟人當年督察院的左督御史王瑞。

    當年,八府聯名奏請廢后選妃,王瑞便是其中之一。后來,步惜歡將王瑞那不成器的兒子差遣到了星羅軍中,何家兵變時王瑞未降,自那以后便一直忠心事君。年前,步惜歡來信說,王家小子奉命隨軍侯戍島,夜遇海寇屠島,一戰殺出了血性,還立了大功。大帥魏卓之上奏朝廷請旨嘉獎,王瑞謝恩時又哭又笑,瘋癲失態,以致于步惜歡當殿宣了御醫。事后,王瑞被朝中同僚笑話了好些日子。

    如今前嫌盡釋,暮青見到王瑞倍感親切,于是問道:“這幾年,陛下身子可好?”

    步惜歡雖與暮青常通家書,但暮青知道他有個頭疼腦熱的定不會告訴她,故而一見到這些從汴都來的臣子便忍不住想問,即便她知道這些人不敢報憂。

    王瑞恭恭敬敬地稟道:“回娘娘,圣躬甚安!自從皇后娘娘離京,圣上無一日不思念娘娘。如今,聽聞鳳駕即將回國,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帝駕已啟程前往嶺南行宮,相信不日便可與娘娘團聚。”

    有關嶺南行宮,說來話長。

    這些年來,圣上下旨改六曹為六部,廢除舊制,改以科舉取士,不拘門第,廣納人才。圣上不僅下詔提升官吏的俸祿添給,以養廉潔,還減免了諸項元黨攝政時期的苛捐重稅,與民休養。朝廷一面在江上操練水師加強國防,一面在海上興建海軍嚴剿海寇,除了在嶺南邊境開放貿易市鎮之外,去年朝廷已與大圖商議開放了海港,互通市泊。

    這些年,朝中已平定內患,廢舊革新,練兵勤嚴,漕運通達,民間一派喜氣洋洋,學子個個兒朝氣蓬勃,舉國上下都顯露著一派盛世氣象。

    朝中君臣齊心,上令下效,無一昏策,只有一件事在朝中激起過反對聲浪,那便是修建嶺南行宮。

    皇后殿下執政鄂族不久,陛下就下旨在滇州城嶺南王府的舊址上修建行宮。對此,朝臣分成了兩派,一派以左相陳有良大人為首,認為修建行宮勞民傷財,國庫雖富盈,但錢要花在刀刃上,比如擇址遷都一事。左相大人認為,南興北燕僅一江之隔,日后若有戰事,豈不危及都城?故而當另擇都城,修建宮苑,以便遷都。而另一派則以兵部尚書韓其初為首,認為鄂族四州已尊皇后殿下為轉世神女,日后即便殿下回國,大圖也不敢另立神官,日后四州若有機要政務需決亦或再生事端,大圖怕是還得請殿下出馬。汴都離國境太遠,殿下決事不便,也總不能為了鄂族的政事總與陛下遠隔兩地,故而在嶺南修建行宮是必要的。

    韓尚書其實也贊成遷都,只是理解陛下下旨修建嶺南行宮的用心,這些年,帝后不得相見,陛下實在思念皇后,自然不希望再與她分離。

    這些事,暮青都知道,帝駕是六月啟程的,挑在雨季,意在順路巡視關淮和嶺南一帶。她料想帝駕要巡視地方,不會走得太快,算算時日,她抵達國境前后,帝駕差不多剛好能進嶺南。

    今夜巫瑾要在宮中設宴,宴請群臣和兩國使節,為暮青接風洗塵。眼看著天色將黑,暮青想在晚宴開始前先入宮探望一下姨母,故而只與王瑞等人閑談了幾句便吩咐他們且回驛館準備。

    呼延查烈雖是草原兒郎,三歲學騎,但畢竟年紀不大,連著趕了小半年的路,暮青怕他累出病來,本想留他在府里歇息,奈何這孩子倔得很,非要跟著,說怕她被北燕使臣欺負。

    暮青無奈,只好帶著呼延查烈坐上了輦車,由宮侍們駕車進了洛都皇宮。

    宮里掌了燈,輦車前掛著“鎮國郡主府”字樣的燈籠,一路暢行無阻,直奔后宮禁苑。

    太后寢宮在延福宮,暮青下了輦,一進宮門就見一人立在殿外,白衣廣袖,烏發錦帶,背襯著殿內煌煌的燈火,剎那間叫人仿佛回到了當年的盛京宮宴上。只是今夜無風亦無雪,當年那風華出塵的男子今夜被人間絢爛的燈火擁著,兩袖舒卷,云涌龍騰,卻比當年初見時添了些許寂寞風霜。

    “大哥。”暮青朝巫瑾走去,一聲稱呼如同當年。

    巫瑾定定地看著暮青,她一身皇后冠袍迎面而來,宮燈一寸一寸地將那云墨般的裙裾照亮,鳳羽一寸一寸地染上金輝,最是深宮入夢時,猶見神女落人間。

    可惜……

    上蒼將神女賜給了大圖,卻未將她賜入洛都皇宮。

    “妹妹。”一聲舊時稱呼,擊破了燈火交織的幻景,巫瑾的眉宇暖得有些虛幻。

    三年不見,二人容顏依舊,只是皆比當年添了些許沉穩氣度。

    “大哥看起來氣色不錯。”暮青笑著問候。

    “三年不見,妹妹的醫術也精進不少,都能觀色斷診了。”巫瑾打趣道。

    兩人相視一笑,三年寒暑,倒不曾叫二人之間萌生一絲疏離。

    呼延查烈對巫瑾見過禮后,暮青道:“我來看看姨母,姨母近日身子可好?”

    巫瑾聞言神色一黯,尚未開口,便聽見后殿傳來了一聲呼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吉县| 宣武区| 莎车县| 安乡县| 南宫市| 太和县| 林甸县| 金阳县| 天镇县| 青阳县| 泸定县| 马龙县| 巴林右旗| 大城县| 沧州市| 诸城市| 泰顺县| 固原市| 元朗区| 临朐县| 台湾省| 张家界市| 宕昌县| 洪湖市| 阳朔县| 永嘉县| 惠东县| 长白| 宁陕县| 文化| 延边| 靖远县| 冀州市| 延安市| 临夏县| 大理市| 永仁县| 宁化县| 左云县| 古浪县|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