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先收點利息-《逍遙小地主》
第(1/3)頁
“兩文錢一根的黃瓜不便宜了。”趙婉在一邊出聲,她告訴李逍,雖然去年江南多地水災,但今年許多地方依然豐收,所以糧價,尤其是關中和河南、山南等地的糧價還是很穩定的。
“洛陽粟米一斗兩錢半,秔米一斗十一錢,長安糧價稍高,但也就是高出一些而已。”
趙老頭說一根黃瓜賣兩文錢,其實已經是在賣高價了,這洛陽一斗粟米才不過兩錢斗呢,一根黃瓜就相當于一斗粟米了。秔米賣的貴些,也就是水稻粳米一斗也不過十一錢。
而這米是按斗賣,一斗可是好幾斤,黃瓜按根賣,一根頂多一斤。
一根黃瓜相當于一斗粟米了,這價格還說便宜了那真說不過去。趙老漢還是按高端顧客人群定的價呢,否則,兩文錢一根的黃瓜,哪個百姓肯買。
再怎么經歷了貞觀之治,再怎么天下太平,可依然還是有許多百姓掙扎在溫飽線上的。
一根黃瓜再好吃,也不過是滿足下口腹之欲,但一斗米,卻是能夠一家幾口人吃上好幾天呢。
趙婉這么一解釋,李逍倒也對這個時代的物價有了更深的一些了解。經歷貞觀之治后,如今的糧價還是比較低的,糧價低也帶動著其它各樣物價都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
這既是貞觀之治的功勞,當然也還有一些大唐缺銅錢而錢荒的原因,可不管怎么說,兩文錢在這個時代,是很值錢的。
他在心里把如今的物價跟后世的做了個比較,大概現在的一文錢差不多能值五六塊錢,這么一算,一根黃瓜賣十塊錢,確實不算便宜。
一千斤黃瓜,若按兩文一根賣,能賣起碼兩千文錢。換成粟米,能六十多石呢,夠這個莊子上的人,加上李逍他們這些人吃上一整個冬天,甚至能吃到明年夏收去。
········
兩千文錢,不過兩貫錢,李逍還真沒怎么太放在眼里。
但在趙老漢眼里,在那些莊戶們眼里,這可是一大筆錢,甚至就是在曾經是地主家千金的李貞眼里,這也同樣不是一筆小錢。
都說沒錢的時候,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她們現在可是深有感悟。藍溪街上,粟米一斗才三文錢,可她們都拿不出這三文錢來,鍋里燉的野草糠糊粥就是明證。
兩千文錢,那可是能買回來幾千斤粟米呢,堆起來都能成一座小山,誰不心動。
平時好年景時,豐收了能積攢下幾十個銅錢,都已經不得了,何況還是兩千個銅錢。
一些莊戶甚至都已經在想象著這些銅錢已經到了手,要去哪家糧店買糧了。有人說要買粟米,有人則說直接買谷子更劃算,還有說買些谷子,再買點豆子高粱的,摻著吃能更省些。
“一千根黃瓜,光藍溪鎮肯定賣不掉。街上雖然有驛站和客棧酒樓,但這黃瓜得吃新鮮的,兩文一根的價格也不便宜,藍溪能賣掉一百根就算不錯了。”
兩文一根的黃瓜,那是高消費了,就算藍溪南來北往,東出西進的人多,但也不是個個舍得吃兩文一根的黃瓜。
“送到長安去,千把根黃瓜,長安城數十萬人口,無數權勢貴族,肯定能一下子賣光。”
“可長安有不少權貴家也有自己的溫室,他們自己也種綠菜瓜果的。”趙老漢道。
李逍充滿自信。
“他們就算有溫房,但我敢說,他們自家種出來的黃瓜肯定沒有我這個長的好,更沒有我這個黃瓜好吃。咱們這碧玉青瓜一拿出去,肯定讓人驚嘆。”
李逍的話,讓趙婉她們也不由的點頭,這樣好的青瓜,別說在冬季里難得一見,就是夏季時,也見不到這么好看又好吃的啊。
“事不宜遲,我現在就帶些黃瓜去藍溪,先賣點出去,換些糧食魚肉回來,你們估計也好多天沒吃飽過了,今晚咱們吃頓好的。”李逍拍著李貞的手背道。
跟她們交待了幾句,李逍出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源县|
信丰县|
鄂伦春自治旗|
韩城市|
东辽县|
宜兰市|
班玛县|
北安市|
璧山县|
五台县|
小金县|
景德镇市|
灵武市|
安化县|
阳城县|
项城市|
玉树县|
渑池县|
西充县|
隆化县|
怀远县|
中江县|
新源县|
和龙市|
昂仁县|
克东县|
漳州市|
永寿县|
汉阴县|
镇宁|
仪征市|
淳安县|
彭州市|
岑溪市|
资源县|
尉氏县|
醴陵市|
崇仁县|
永丰县|
玛纳斯县|
黑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