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欠拍的黃瓜-《逍遙小地主》
第(1/3)頁
黃瓜原本也稱胡瓜,與許多其它胡字頭的果蔬一樣,黃瓜也不是中原土產,這是西漢之時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的胡種,因此稱為胡瓜。
胡瓜、胡蘿卜、胡茄、胡椒、胡桃、胡豆、胡蒜、胡荽等胡字系列的果蔬基本上都是漢代時從西域傳入中原,此外還有西瓜、石榴、苜蓿、葡萄等。
黃瓜最初引入中原時就叫胡瓜,不過到了五胡亂華之時,后趙皇帝石勒忌諱胡字,于是漢臣襄國郡守樊坦將胡瓜改為黃瓜,從此沿用至今。
到如今大唐之時,黃瓜也算的上是一種尋常蔬菜,既是蔬菜,也可算是水果。不過這是夏令時節的作物,都是夏季上市。也只有皇家宮廷和一些豪門大戶才會用溫室在冬季種植一些綠菜。
冬天里溫室種點果蔬可不容易,要吃上一根新鮮的黃瓜,成本可不低。
李逍看著自己空間靈土上的那幾排黃瓜架子,一個生財之道冒上心頭。
反季節蔬菜到了后世,那也是極受歡迎的,當季里很便宜的果蔬,反季節上市,就能賣出幾倍甚至是十倍的價格,種植成本雖高,但利潤也高。
眼下李家的情況很窘迫,祖宅和商鋪、田產、錢財都被張家奪去了,李逍剛回來,也不能冒然就去硬拼張家,這個須從長計議。特別是眼下當務之急,還是要安置下他們這一行人,還得照顧好李貞趙婉等。
天氣越來越冷,就那幾間茅草屋可摭不了風避不了寒。
缸里沒糧,床上沒綿,這寒冬臘月的怎么撐過去。
藍橋鄉雖然說是處于秦嶺山中,是個小地方,但這里因為是進出關中的要道之一,因此往來經過的人多,而且很多過路的都是官宦、商旅,鎮子雖小,但消費能力卻是不低的。
若是在尋常小山村,就算有黃瓜,也難賣的出去,有產品沒市場。但是在這里,李逍相信能夠掙到第一桶金。
伸手從碧綠的藤葉中摘下一根黃瓜。
碧綠的黃瓜如玉,說黃瓜倒不如說是小青瓜。剛摘下來的黃瓜青翠欲滴,還帶著小尖刺,一頭還頂著黃花。
頂花帶刺,嫩的要出水,這黃瓜若拿出去賣,這賣相絕對吸引人。
李逍走到那眼靈泉邊上,澆水洗黃瓜,寒冬臘月,可靈泉的水卻并不冰涼,反而有點溫潤的感覺。
說來也奇怪,這個神秘的空間,也沒有日頭甚至沒有風,連只蜜蜂都見不到,但李逍上次從外面弄了黃瓜籽種下去后,卻長的出奇的好。他甚至能清楚的記得,這黃瓜其實就是他半個多月前種下的。
普通的黃瓜正常情況下起碼得要三個月才能結果成熟,但李逍的這幾壟黃瓜卻只種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已經可以采摘第一茬瓜了。
水洗了幾下,拿手掌一抹,小刺就已經抹去。
手里掂了掂,李逍估計這根黃瓜得有一斤左右。
細長的黃瓜長相很好,拿起來送到嘴邊直接咬了一口,十分的爽脆。
入口甘甜。
尋常這種青瓜也就幾兩一根,再大些就沒那么好吃,但李逍這里的黃瓜大多是這一斤左右重的,卻還這么鮮嫩爽脆,真是讓人大為意外。
看了看那眼清澈的靈泉,又看了看腳下的靈土,他估計這跟空間里的特殊水土有關。
這十來平大小的空間,他種了小半的黃瓜,有三百顆黃瓜苗,如今都搭了架子,第一茬果也熟了。
這些黃瓜一顆都結了七八根黃瓜,第一茬能摘的是根瓜,長在下面的最先熟,一茬大約是每顆苗三四根,算下來這一茬得有千把根黃瓜。
一根約重一斤,這就是起碼千斤黃瓜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市|
绍兴市|
荣昌县|
慈溪市|
邵阳市|
弋阳县|
上饶市|
平阴县|
台北县|
云阳县|
集安市|
祥云县|
宣恩县|
金湖县|
平泉县|
嘉荫县|
金塔县|
天柱县|
阳东县|
镇宁|
余姚市|
盐源县|
渑池县|
壶关县|
洞口县|
扶风县|
盘山县|
永安市|
施秉县|
红原县|
临颍县|
玉门市|
乌海市|
都昌县|
咸阳市|
拉萨市|
彭泽县|
铅山县|
河南省|
金溪县|
依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