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棄文從武-《大宋梟途》
第(1/3)頁
…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不愿負此生!”
蔡翛讀了幾遍“蔡仍的大作”之后,大贊:“六弟的素養,比之李杜,也不遑多讓啊!”
蔡絳道:“我也是這么認為的,當世之文人,僅以詩賦論,應該沒有能出六弟左右的,要是蘇東坡和黃山谷還在世……”
蔡翛打斷蔡絳道:“你怎么還是這么不長記性,你難道想這么一直蹉跎下去?”
蔡絳道:“我說過多少遍了,我只是欣賞蘇東坡和黃山谷的詩,并不是贊成他們的政治主張。”
蔡翛道:“你可以欣賞,但你沒必要將你對他們的欣賞寫進你的書里吧?”
蔡絳道:“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我為什么要隱藏我的想法?”
蔡翛道:“你如果一直是這樣的態度,那我勸你最好還是不要從政了,否則早晚有一天你會因為你的幼稚而害了你自己、害了蔡家,從政者,無需太高的素養,也無需精通治國之道,但一定要會審時度勢,就像大兄,他并不擅長文武之道,也不擅長治國安邦,可他的仕途比誰都順暢。”
蔡絳不服氣道:“那是官家被他蒙蔽了!”
蔡絳一向不服只會吃喝玩樂的大哥蔡攸,認為蔡攸能有今日,全是因為蔡京和趙佶對蔡攸的寵愛,不是憑蔡攸的本事。
其實,不只蔡絳這么認為,很多自負有才學的人都認為蔡攸懵不知學,心中鄙薄蔡攸,不服氣蔡攸擔任重臣、常伴趙佶左右。
“住嘴!”蔡翛呵道。
不等蔡絳辯駁,蔡翛就又道:“大兄雖然不擅長文武、治國、安邦,但這并不代表大兄無術,他早在二十幾年前就斷定當時還是端王的官家最終能得到大宋江山,然后義無反顧的將寶壓在官家身上,這是何等的眼光和魄力,就連父親都常嘆不如大兄,你有什么資格詆毀他?”
宋哲宗元符年間,蔡攸在京裁造院作監守,當時不過二十二、三歲,已頗知抓住一切機會為自己的前程架橋鋪路。
當時蔡攸每次上裁造院時都能趕上朝臣退朝,他就算計好時辰出來,以便正好能和下朝的端王趙佶相遇。
于是,趙佶每次下朝都能看見一個比自己略長幾歲的眉目清秀的少年下馬拱手立在一邊,謙恭有禮,觀之可親。
趙佶就問左右仆隸:“這少年是哪家的公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镇市|
新巴尔虎右旗|
新乡县|
叶城县|
大邑县|
平江县|
福鼎市|
赞皇县|
黄龙县|
文成县|
广宗县|
南华县|
盖州市|
于田县|
栖霞市|
大埔区|
新昌县|
托里县|
永泰县|
黎平县|
正蓝旗|
保靖县|
延吉市|
徐闻县|
新乡县|
菏泽市|
赤壁市|
资阳市|
桑日县|
吴堡县|
龙里县|
荆门市|
桂东县|
洞口县|
阿鲁科尔沁旗|
屏南县|
汾阳市|
曲周县|
泾阳县|
图们市|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