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天就發一章了,一個大章。大家有興趣加一下群吧:四四六五六一三四二。 ———————————— 魏連理是稱作哈拉爾的船去廣州的。 哈拉爾當然不是專程送魏連理去的,周瑯告訴哈拉爾,讓他去廣州采辦貨物,盡快再跑一趟印度,雖然已經到了陽歷1月份,但中國現在還是冬季,現在出發是正常的航海季節,他會在明年6月前返回,這樣的航行時間,按道理會順風順水,這是他船長該做的事,哈拉爾一點都沒有懷疑。 周瑯這邊已經跟科林達成了默契,科林派船送來了兩千只步槍,還送來了三十門重炮,隨性的有十個技術人員,他們將幫忙將這三十門24磅要塞炮安裝到炮臺上,打鼓汛的舊式炮臺也要進行改造。 送來兩千只步槍,這就是默契,科林要招募三千人,而步槍庫存總共只有五千只,所以他有充足的理由截留三千只。至于送來三十門重炮,這也不是科林突發好心,打算加強周瑯軍隊的火力,而是用來武裝炮臺的,打鼓港在周瑯手里,這是符合東印度公司甚至英國利益的,所以這是為了保護打鼓港的。如果真有心加強周瑯的實力,他就不會只給重炮,那些步兵炮卻一門都不給了。 有了這些重炮,周瑯軍隊的火力水平也不是沒有提高,至少炮臺上的清軍舊炮,還有謝清高船上的艦炮就可以騰出來了,那些舊炮都讓工匠打造炮車,改裝成步兵炮來用,艦炮則留下五門作為攻城炮,十門再次裝到謝清高的船上去,有這么一艘火力強大的武裝商船,對目前完全沒有海軍力量的周瑯有很大的意義。 這幾個月來,周瑯一直都沒有松懈,軍隊的訓練極為嚴格,至少菲舍爾已經表示,周瑯手下八百士兵目前已經具備了進行戰爭的能力,可以送上戰場了。他訓練的炮兵也已經有模有樣,教會文盲士兵觀瞄技術不容易,但裝填操作之類的并不難,苦練之下一百個炮兵已經能夠機械的進行裝填開火等所有戰術動作。 陳逆直被任命為炮兵千總,帶領這一百個炮兵,因為陳逆直作為一個地主子弟,他是真的讀過書的,技術兵種總不能全部都是文盲,在周瑯的嚴厲督促下,陳逆直也算刻苦,他是唯一一個學會了炮兵觀瞄技術的軍官。另外讓陳逆直當炮兵千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此人的膽魄不夠,從小生活在被嫡子們欺壓的家庭,讓他生性膽小,這樣的人去沖鋒陷陣,簡直就是趕羊驅虎,也只能讓他指揮遠距離作戰的炮兵了。 現在陳逆直手里有了八門清軍大炮,還有五門艦炮改裝的重炮,周瑯的軍隊也總算有了一只像樣的炮兵。 至于上戰場,眼下還沒有機會,科林倒是提出建議,派兵攻打東港的清軍,他將派五艘軍艦前來,但陸地上則得讓周瑯派兵。 對這個建議,周瑯充滿狐疑,對方只派海軍,卻不派步兵,他懷疑對方是不是抱著借清軍之手削弱自己的目的,如果真的想打東港,為什么可憐不把他手下三百士兵派來,那些才是能夠熟練使用步槍的近代軍隊,而周瑯手下的士兵,盡管按照菲舍爾的說法,已經完成了訓練,但才剛剛裝備步槍,他們的步伐訓練確實已經練成了本能,可大多數人才剛開始聯系使用步槍,這樣的軍隊怎么可能上戰場。 所以周瑯婉拒了科林的提議。反而是建議科林盡快讓船隊去廣州采購物資,趁著冬季風結束前還能跑一趟印度,爭取盡快讓公司盈利來回饋股東。這一點科林沒法拒絕,反正占領左營的目的,就是為了貿易,暫時軍事壓力不大,物資儲備充足,空留五艘武裝商船,完全是浪費資本。 但他只派了三艘武裝商船前往廣州貿易,兩艘留在左營以備不時之需。 此時已經到了1月底,馬嘎爾尼使團的訪問已經結束了,周瑯和科林都通過不同渠道得到了消息,馬嘎爾尼使團跟歷史上一樣,失敗了。 周瑯是通過哈拉爾的船隊知道消息的,在回到左營之前,哈拉爾曾在澳門短暫的停靠,那時候還是12月,但消息已經長了翅膀一樣,在澳門的洋人中傳開了,因為所有人都關心這件事,英國人希望能取得特權,其他國家的商人則擔心英國人取得特權。因此馬嘎爾尼的失敗,讓英國人如喪考批甚至充滿憤怒,而其他國家的商人和商務代表則恨不能開香檳。 周瑯現在無法判斷科林在得知這個消息后,會有什么心理反應,也無法判斷他會因此而做出什么舉動,但想來科林的心情不會太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