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中軍將軍武鳶見自家軍陣嚴密,日已至正午,便命令三軍埋鍋造飯。 對北宮仆從軍這支軍隊的了解,梵香雖說不上胸有成竹,卻也頗有些體驗。斥候軍不斷傳來的實時軍情,已讓他對山崗下的領(lǐng)軍將軍們的協(xié)作、戰(zhàn)力及統(tǒng)帥的指揮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時的梵香就像兵書所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此時犀暴軍突出暴露于三軍陣前,而其余兩軍在犀暴軍的側(cè)后方數(shù)里處,中間已是留下一個較大的空隙。 這一切皆被山崗上的梵香看在眼里,真正的將才是表現(xiàn)在帷幄運籌中的。兩軍相交,軍機稍縱即逝,這就足夠了,敵軍之間的巨大空隙已經(jīng)成為了他手中一把鋒利的尖刀。 梵香選擇的恰是武鳶中軍舉火造飯的時刻,軍令就是以敵軍的炊煙為信號。 戰(zhàn)斗開始了,梵香指揮眾軍先慢慢向犀暴軍靠近,做出一副將要攻打這支前出軍隊的樣子。 犀暴軍嚴陣以待,旌旗翻滾之中,戰(zhàn)鼓隆隆,刀槍如林,雄壯之極。 此時,精絕乞活軍如果真的先行攻擊犀暴軍,未必能占到便宜,因為此時精絕軍人數(shù)少,而且犀暴軍的兵員與武器在北宮仆從軍中是以悍勇精良而著名的,強攻之中,必會造成精絕軍的大量傷亡,纏斗之下,后方的其余兩軍再沖殺過來,這支小小的精絕乞活軍危矣。 梵香并未采取這種強攻辦法,他指揮范坤率千人隊在犀暴軍前列成槍盾陣,鼓噪佯動,等犀暴軍注意力被面前的精絕軍吸引住,他便帶領(lǐng)八百戰(zhàn)隊作為一支奇兵,從戰(zhàn)場右翼大舉突擊武鳶中軍。 這支輕騎兵便從這空隙中斜插過來。 武鳶中軍自恃有前軍結(jié)陣護衛(wèi),根本沒有加以防衛(wèi),猝不及防之下,正準備開飯的士兵被風(fēng)一樣刮過的精絕戰(zhàn)隊碾過,等回過神來,集結(jié)抵抗時,精絕戰(zhàn)隊已經(jīng)從中軍陣里掠過,只留下一片狼藉,以及大量中箭受傷或斃命的士兵。武鳶緊急命軍士擂鼓,鼓動軍士圍殲精絕戰(zhàn)隊,但是,精絕綠洲一帶地形著實寬大平坦,中軍眾將士倉促間,又哪能遮攔得住這支猶如狂彪突進的悍勇之士? 當左軍在混亂中掉過頭奔來支援,精絕戰(zhàn)隊早就不見了蹤影,只留下了無數(shù)的尸體與蹄印。 梵香帶著這支戰(zhàn)隊從中軍殺出,見左軍奔來,陣型已亂,遂揮刀左向,縱了土螻神駒,從后翼直插尹戌左軍尾翼。 尹戌左軍往中軍前出,被梵香從尾翼殺來,倉促間連最基本的軍陣都無法結(jié)成,迅速被精絕戰(zhàn)隊分割擊潰,梵香率領(lǐng)八百勇士在尹戌左軍中箭出如雨,橫沖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只見漫山遍野都是正在潰逃的尹戌左軍士兵,茲獨河中溺斃者更是不計其數(shù)。 武鳶中軍經(jīng)剛才重創(chuàng),此時又見尹戌左軍的慘狀,前面遠處山崗上,敵軍旌旗蔽日,鼓聲震天,便似有千軍萬馬殺來一樣,武鳶中軍士氣已是開始動搖。 梵香于千軍圍裹之中,見敵軍軍心已沮,遂大喝一聲,率八百勇士回頭直插武鳶大營中宮大帳。 武鳶騎馬立于大帳前,正自指揮各軍鏖戰(zhàn),突見一名年輕將官騎了一頭四角牛頭異獸,手揮斷刀,急速直奔自己而來,忙挺了手中長槍,喝道“來者何人?” “青埂山斗天者,梵香是也!” 梵香大喝一聲,躍馬揮刀而前,直取武鳶,毫不遲疑。 武鳶見來勢猛惡,不及細想,挺了手中長槍便來迎戰(zhàn)。 梵香胯下土螻神駒奔速快極,一晃眼間,便已到了武鳶馬前,見武鳶挺槍來架,也不搭話,合身躍起,離了馬鞍,撲向武鳶,斷刀在空中劃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