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章 靈臺草堂-《妖刀之鳴鴻天下》


    第(1/3)頁

    .

    千萬年來,異世界東勝洲西南地角處,有一座清靈秀美的山,名作青埂山,半山處是一塊不大的平地,有一座五千年的亦禪亦觀的古老院子,名叫靈臺草堂。

    院子不大,非觀非禪,幽隱于半山的縹緲云霧之間,清寧素靜。

    草堂的主人是一塵老人。自異世界開辟后,一塵老人便在此清修。一塵老人亦道亦禪亦儒,又非道非禪非儒,身懷曠世絕學,長于持身養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慧眼通天之智。所精甚是廣博,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祛病延年,服食導引,平地飛升。嘗作《逍遙陰符》一書,全書分《謀》《言》《兵》《術》四卷共237篇,內有《量子力經》篇計三千言《二義相對經》篇計三千五百言及《傳習心經》篇計五千言,量子力經學印證佛家的深度,二元相對經學為印證道家的高度,傳習心經學則為印證儒家的厚度,三經論道恢弘,窮極天地萬物之理,文風汪洋恣肆,思維跨度宏大精深。

    青埂山間有一路梯級,從山下直通上來,素來未曾有人數清過山梯的級數,甚是陡峭,被世間的人們稱為天梯。上得山來,半山處鋪著厚厚齊整的青石板,走上幾步,便是十幾層花崗石階,石階蜿蜒,盡頭處便是一座高大拱立的金絲楠木的牌坊,斑駁了的木質,上面有四個遒勁的狂草字體—靈臺草堂。

    過了牌坊,向前走幾步,轉左,拐角,可以看到草堂斑駁古舊的石墻上的山門了。跨進山門,穿過一道九曲竹廊,迎面是一汪深池,池水青碧,在水中央,有數株青蓮,結著青白的蕾,每每在九月的時節,碧葉鋪陳,一池蓮香,盡熏遠近。

    清池的對面岸上便是一塵老人講經說法的方寸大殿。

    走過池上竹廊,然后,向左,轉進去,走過一個依山而建的西廂庭院,出了圓月形的院門,經過一道長長的梧桐樹掩映的過道,再向右行去,是一處用籬笆墻圍住的園地,蔓生了素馨的蘭花與紫色的藤蘿,順著籬笆墻走三分之一柱香的時間,即來到籬笆墻的后門,輕輕推開門出去,是一道用細碎的青石子鋪成的小路,沿著石子路蜿蜒的向前走去半柱香的功夫,就可以來到一處鳥語花香的樹林子里了。去到小樹林子的邊際處,向西望去,不遠不近的距離處,便是順峰而下靜靜流淌了十萬年的忘憂河。

    忘憂河從草堂左后百丈平緩處流經,然后沿半山峭壁飛流直下三千尺,一掛銀川,沖破山間涌動的白霧,在山腳處轟轟奔流而去,遠遠望去,水霧彌漫,波光燦爛,甚是雄奇壯麗。很多時候,陽光晴好,日頭的熹微光蔭,木葉婆娑之間,便靜靜的灑在山中的靈臺草堂,灑在半山的忘憂河面,以及半山河面的那支青蓮

    每一個夜晚,青黑的云霧繚繞著青埂山,天上的星星很遙遠,亦很稀疏。

    靈臺草堂坐落在半山處,隔離了紅塵,就像一個透著點點微光的黑色剪影。方寸大殿的琉璃青燈依然照亮著殿內的方寸之地。

    夜色深邃,人已熟睡。明月清朗,孤懸于云海外,偶爾會有青云去遮住了,又散開,就如一只神的眼睛,開合眨動,流轉間,由明而淡,清寂的身影也從東邊移向正中,再移至西邊,遙遙地掛在天幕上,靜靜地將清暉薄薄地灑在半山的靈臺方寸之間

    清晨的鐘聲總是會在那一剎敲響,敲醒群山的寂靜,一聲聲的回音里,卻是一片安寧。星星逐漸隱沒時,月亮也逐漸隱落于忘憂河的盡頭時,草堂里卻早已是燈火通明。

    殿外的晨光熹微,殿內青燈的暖色光線照著一排莊嚴有序的身影,肅穆虔誠,緩緩來到方寸大殿,分班而立。早殿誦經是學子們的日常功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吉市| 古浪县| 绩溪县| 和平县| 财经| 广饶县| 雅安市| 望奎县| 陆川县| 双江| 福州市| 莆田市| 日照市| 玉溪市| 顺平县| 东辽县| 上高县| 长沙县| 苗栗市| 天气| 民丰县| 临夏市| 彰化县| 巴中市| 湖口县| 滨海县| 抚松县| 加查县| 克什克腾旗| 阆中市| 东平县| 横山县| 洪雅县| 泽州县| 万山特区| 太白县| 石狮市| 沙雅县| 中江县| 海伦市| 汕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