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喬蓁把這個短片的名字,命名為《孤》。 這部短片的主題,是她們四人商議確定的,要表達當代社會年輕一代的孤獨。 文舒是用獨生子女的視角,去闡述了‘孤獨’這個詞。 藍君儀則更深入一些,用家庭父母的不合,卻體現年輕人的‘孤獨’。 而齊言,她很直白的用三個在孤兒院長大的女孩,來體現這個主題。 她們三個人,都在這個簡短的故事里,加入了現在火熱的影視元素,狗血、煽情。 一開始,她們對自己的作品還挺滿意的,文舒還開玩笑說,自己不去考編劇真的是浪費了。 但是,今天一看了喬蓁的構思,她們頓時覺得自己寫的故事,真的很low了! 喬蓁的《孤》應該說是從三個不同視角的女性,去展現這個主題。 一個是學生,一個是白領,一個則是打工妹。 三個角色,代表了三個不同的社會階級,她們的視角不同,經歷不同,但在這座繁華的大都市里,卻依然感到孤獨。 這種孤獨,不是來自周圍的環境,而是來自內心。 三人中的大學生,在喬蓁的講述中,她帶著一顆憧憬的心,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中。她熱情開朗,很快就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每天嘻嘻哈哈,打打鬧鬧。 她看上去,是那么的快樂,無憂無慮。 這樣的人,不應該孤獨。 但是,誰也想不到,她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在無法入眠的夜晚,內心是無比的蒼白和孤獨。 朋友雖多,但卻沒有精神上的共鳴。 大學的生活很豐富,但她仍然對社會惶惶不安。 另外的白領,擁有令人羨慕的工作,上班時集中精力攻克每一個項目,得到上司的肯定和同事的祝賀,下班后和朋友瘋玩,酒吧夜店各種網紅餐廳。 可是,當她一個人回到家里時,卻只剩下滿身的疲憊,還有無法傾述的壓力和孤獨。 她唯一排解內心壓力的方式,就是偷偷的一個人去看電影。電影的內容是什么不重要,她只是想要在那種黑暗的環境中,盡情的,放肆的哭一場。 最后一個是從鄉村來的打工妹,沒有高的學歷,只能在工廠里做最辛苦的工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