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師染站在自己的行宮外面,出神地看著天空。 現在的天空,蔚藍澄澈。 但她知道,這其實只是潉營造出來的假象,真正的天空漆黑一片。 進入“流浪紀元”已經一千多年了。 所謂的流浪紀元,便是指無家可歸,尋找新的家園的一個紀元。 世界之獸潉,載著兩座天下尋找著適合建立新世界的位置。 齊漆七這個新上任的天道,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了,得益于在終焉城見到的那九大真理,他成長得很快,又是“葉撫”欽點,所以稱為天道之路走得極為順暢。師染分明地感受到,一些規則漏洞與錯誤,在被一點一點地修補。 她也感覺,這新任天道貌似有點不一樣。 具體哪里不一樣,她暫時也說不出來。 新的人皇,則由占據了“煌”這個名字的家伙擔任了。他將接替曲紅綃以前的職責與使命,代表萬物意志,為萬物意志而前行。 歷史觀測者何依依默默無聞地游蕩在歷史長河之中,守護著歷史。 他是“流浪紀元”的命名者,舊紀元的贊歌也由他親自抒寫: “天元紀的贊歌是‘重生’的贊歌。” 葉撫被胡蘭殺死后,傷心欲絕的白薇便獨自一人守著三味書屋,飄蕩在那舊世界的殘骸之中,哪里也不肯去。曲紅綃因為是舊世界天道意志之下的人皇,所以,也留在了破敗的舊世界之中。臨行前,曲紅綃將敖聽心托付給了師染。 敖聽心萬萬沒想到,兜兜轉轉那么多年,最終還是落到了“吃龍”的師染手上。 瞧著這座天下,乍一看,感覺什么都沒有變,但仔細一想,似乎什么都變了。 這一千多年里,天下格局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最大的變化就是,師染率領著云獸,完成了新任天道的考驗,成為了這座瘦弱的新世界的“新人類”,稱之為“云族”,占據了天下格局的主導權。當然,聰明的她,很巧妙地將“新人類”與“舊人類”融合了,組建了一個共同的文明。所以,這導致天下看上去沒什么變化,實際上,真正的主導權落在了以師染為中心的云族手中,這地位堪比當初主導天下的“儒釋道”三家。 她如愿以償地完成了云獸一族最大的目標。 原本以天空為大本營的她,在綜合考慮之下,還是把大本營轉移到了地面,建立了一座等同于之前朝天城那般的獨立城池——驚煌城。 建立其驚煌城后,師染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云獸一族的背叛者師九幽要來了他的頭顱。 殺死一個超脫者,在天道意志的幫助下,還是能做到的。 師染帶著師九幽的頭顱去見了她的姐姐師千亦。如同最開始收走師千亦血脈所答應的那樣,“下次再見時,師九幽的頭顱會擺在你的面前”。 而云族之外的格局變化,也是相當大的。 儒釋道三家,都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佛祖、至圣先師以及道祖先后歸于天下,而各家的二祖又各自追尋人生意義,不再插手三家之事后,三家的理念種種都發生了許多變化。 儒家,新圣甄云韶的出現,為儒家理念寫進一個“仁”字,大圣人周禮歸安,李命告老退居幕后,周禮的學生居心扛起大旗,成了新的話事人。居心大刀闊斧整改儒家那些尾大不掉以及歷史遺留問題,摒棄一些傳統的陋習,修正思想理念,將“儒治天下”轉變成“儒安天下”。而作為一個以讀書為主的學派,儒家不再成為讀書人心里唯一的左右,以“宋書生”為代表的新學派儼然成了冉冉升起的新星——達家,達家以“包容、自省、取長補短、讀思想……”等基本觀念,受到追捧,一千多年的變化里,漸漸有了“在達家讀書,在儒家修煉”的認識。達家本身是“包容”的,所以許多時候像是百家之結合,只要是讀書人,皆可受達家之教。 而道家,則是徹徹底底走了“出世路線”。 二祖周伯一個“蝴蝶之夢”,讓道家走進了“精神飛升與肉體超脫”的大門。這些年里,道家沒什么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出現,所以漸漸有些名聲不顯的趨勢。唯一能被人立馬想起的符號,大概也就是道家研究的“精神飛升與肉體超脫”,開辟出了新的修仙體系,不再是像以前那樣單純的境界劃分,融入更高層次的“道心感悟”。 佛家則是誕生了好幾位新的現世佛,一個明不清凈佛,一個妙不可言佛,一個真不可聞佛,以“妙不可言佛”為主導。據說,這位妙不可言佛得到了佛祖的衣缽,不過具體真假,誰知道呢。新的三尊佛改變了佛家的理念,不再縮在南疆佛國之地,大大方方地面向天下。佛家剛宣布佛普度眾生示天下時,掀起了一陣南下取經潮,各地的取經人將正統佛經與信仰帶往全天下。 撇開三家,值得一提的就是白穗、李青青與第五鳶尾三人了。 白穗,應朝的夕公主,背離了應朝大帝白盡山的意愿,沒有選擇成為應朝的第一位女帝,而是成為了一個知名的小說家。當然,并非百家里的那個小說家,而是字面意義上的小說作者。完全顛覆理念的是,她寫的小說都是一個獨立的小世界,每一個讀她小說的人都能進入對應的獨立的小世界,扮演小說里蕓蕓眾生一員,從中獲得知識與成長。 有人說,她為世人開辟了一條新的修煉之路,是大前輩,可以立新家。但遺憾的是,沒有人學得會她的本領,所以時至今日,這個新家還是只有她一個人。 而李青青呢,這位青君大人居然選擇脫離洛神宮,將位置傳給了自己的得意門生溫早見手中。本人則去了圣天下,即原濁天下,接替赫連瑄,成為了天神族新的女帝,維持那里的秩序。事實上,赫連瑄從來沒有自己歸安后誰來繼位。李青青這種行為,更像是一個賭氣離開的妹妹,最終還是與過去和解的表現。當然,這期間的細致緣由不是看客們猜得透的,反正她李青青一個外來者都沒有被天神族排斥,又何必去想些有的沒的的事呢? 最后的第五鳶尾…… 她的事跡并不顯赫,甚至于幾乎無人察覺。 說著值得一提,是在師染看來值得一提。 第五鳶尾在流浪紀元的第一百年,貌似覺醒了什么,將家族托付給妹妹后,就消失了。沒有人知道她去了哪兒,猜想著是不是突然想去游歷一番天下了。但實際在,她離開了清天下,去照料那些舊世界殘存下來的星辰去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星,對應著深空中某顆星星。若是命星不穩,那自然是步履蹣跚,寸步難移的。新世界還未徹底落腳,太過孱弱了,以至于殘存的可被當作命星的星辰們時不時就逃逸一顆,如此下去,終究會落到沒有命星的情況。 第五鳶尾的突然覺醒,改變了這種趨勢。數不清的星辰,在她特殊能力的照料下,變得穩定而自然。 師染很多時候,閑得無聊了,便會請她來打打麻將,排解一下無趣的生活。 一個她,一個第五鳶尾,一個莫長安,當初的四人麻將小隊就差個葉撫了,而現在,那個位置被敖聽心頂替著。 師染答應了曲紅綃要好好照顧敖聽心,就硬是認真到片刻不離目光的程度,可謂是溺愛到了極點。這自然是讓敖聽心有種被老媽子管教著的感覺,叛逆得不得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時不時再動個手,離開清天下好好打上一架。 敖聽心已經夠強了,一雙拳頭,打起架來可謂是碎星破月,但奈何還是拿師染沒辦法,每次都弄得渾身狼狽,躲到北海想她師父和師祖去了,過些時候,心情好了再出來。 師染的生活,基本就在這樣的日子里反反復復,兜兜轉轉。 站在驚煌城最高的賜天樓上,師染發著呆,想著某人。 一直以來她心里都有個疑惑。 為什么葉撫消失了,自己卻沒忘記他呢? 師染記得在深巷書屋時,葉撫曾說過,如果他回歸了,那么他所有的痕跡都會消失,所有人都會忘記他。 但現在,沒忘記。 既然沒忘記,他人,到底去哪兒了呢? …… 時間回到葉撫被一劍斬殺后,某條混亂而復雜的時間線上。 海邊。 咸腥的海風吹面,海鳥的叫聲鬧耳。 魚木靜靜地站在沙灘上等候。 某一刻,空間顫動一下,一人走了出來。 “你回來了。”魚木笑著說。 胡蘭點點頭。她看上去心情很不好。 魚木問:“親手殺死葉撫的感覺怎么樣?” “你明知道的,還問我。”胡蘭坐下來,抱著雙膝,看上去十分落寞。 “我知道,但你自己知道嗎?胡蘭,你不能逃避,還有很多很多的事等著你去做,我們現在,才剛剛開始。” 魚木眼中閃爍著神秘的光。 “唉,跟你猜想的一樣,先生根本沒有任何抵抗,任由我殺死他。” 魚木一同坐下來,稍稍靠近胡蘭一些。現在的胡蘭的確需要她的安慰。 “在濁天下的時候,我就大致明白了他求而不得的想法。”她說,“那時候,他以為我還沒覺醒,但實際上,我已經徹底覺醒了,想起了一切,關于他的一切。” “那時候”,是在靈石渣火車上,魚木和葉撫相依安眠的時候。 覺醒需要契機,而契機往往在不經意間出現。在那樣一個彼此接觸的不經意之間,契機到來,魚木獲得了覺醒,回想起了自己身為“代言人”的一切一切。 “他說與‘葉撫’這個名字,相關的一切,都是于他而言重要的羈絆。” 魚木笑道:“換個說法,他想留下來。但他自己做不到,他是永恒的化身,無法背離那九大真理。所以,他需要人幫他。” 在最初同葉撫一起游歷天下那段時間里,魚木一直在感受,一直在觀察。事實上,即便是師染、秦三月,甚至于白薇,都沒有她在那段時間里更加了解葉撫。她與葉撫之間的羈絆,是超出世界的,是超出世界法則的。 所以,她才能面對葉撫十分堅定地說出那句話,“我要找到一個殺死你的辦法”。 就結果而言,魚木做到了。 時至今日,胡蘭領悟的那“一劍”劍意,也是她沒有預料的。那“一劍”到底為何而生,是葉撫促成的嗎?魚木不知道葉撫在思考什么,但她相信,當葉撫第一次看到胡蘭領悟出那“一劍”時,一個想法就在他腦海中誕生了。只是,那時的他并不堅決,或者說沒有一個“我必須要留下來”、“我單純聽從我的內心而留下”的理由。 他那時是糾結的。魚木相信,葉撫看到胡蘭這“一劍”時,心情一定是復雜的。 正是洞察了這一點,她篤定,在面對胡蘭這一劍,葉撫一定不會去抵抗。因為,他本身就希望這一劍斬在自己身上,將他從永恒意志斬落。 在濁天下,人皇登基儀式要被破壞時,葉撫出手了,沒有當一個看客。魚木那時候并不明白他為何之前一直強調自己要當一個看客,卻在最后關頭走進舞臺,為何又再那之后連告別都不說一聲,而直接離去。 在之后的思考里,她明白了,葉撫根本就是表露出了他的意思:你們想做什么就去做的,我等著你們。 也就是在明白了這一點后,魚木才聯通前后,決心讓胡蘭做“斬殺永恒之人”。 斬殺永恒之人,只能胡蘭來做。 所以說,之后,她便帶著胡蘭從這座世界消失了,要讓胡蘭去感受接觸永恒的意志。覺醒“代言人”身份后的魚木,同樣也覺醒了自己的能力。她帶著胡蘭離開清天下,為的便是躲避葉撫的視線,因為她清楚,如果留在這座世界,任何事物都逃不掉葉撫的視線。她肯定,如果自己在清天下讓胡蘭感受永恒意志,那么葉撫會直接回歸永恒,以永恒九大真理將她們制裁。 最初,魚木思考了很久,到底要去什么地方才能避免被以“葉撫”為中心的永恒意志發現。 去其他世界?那會被審判者發現。只有在這座被使徒陰影籠罩的世界才行,可葉撫本人就留在這座世界。 在前前后后思考了將近一年,最終,魚木想到了一個地方—— 未來。 去到這個世界的未來。 作為永恒的代言人,魚木幾乎知道關于永恒與世界的一切構成。 每個世界都是獨立系統,不被其他世界影響。時間、空間、規則……種種都是獨立的,天道意志主宰了這一切,調控著這一切。而天道意志受到世界法則的影響。世界法則一共有九條,而九大使徒便是代表。 平衡、天命、空間、輪回、思考、變化、恒常、時間以及世界。 九大法則構成了世界意志,九大使徒調控著九大法則。使徒是永恒的使徒,所以,永恒與世界之間的關系就是永恒——使徒——法則——世界。為了避免出錯,永恒設立了審判者,專門負責裁決一切背離法則的存在。 一要躲避葉撫,二要躲避審判者,于是便只能借助使徒的能力。 然而九大使徒本身是與法則平等的,并無法超出法則,單純借助使徒的能力,自然是無法躲過審判者的監視。 所以,必須要接觸更高層次的也具備使徒能力的存在。 魚木想到了最初使徒。 “最初使徒?”胡蘭疑惑地看著魚木。 “是的,最初使徒具備所有使徒的能力,并且自身調性僅次于永恒意志。沒有回歸永恒的葉撫,是無法控制最初使徒的。”魚木目光灼灼,“所以,我們要借助最初使徒的能力,去到這個世界的未來。” “可我們怎么借助最初使徒的能力呢?” “我們不能直接與最初使徒接觸,而應該是用間接的方法。”魚木說。 “怎樣間接的方法?” “制造混亂!”魚木眼中那抹好看的色彩瘋狂涌動。 她望著天空與大海,聲調高昂,“永恒不變的唯有永恒!一切皆在永恒之下,唯有與之相對的無序混亂。” 胡蘭問:“我們具體應該從哪個節點下手呢?” “你在這個世界里殺死了葉撫,但并不代表你殺死了永恒。之前我跟你說過,過去的改變會影響現在,而現在的改變同樣會影響過去,因為過去已經發生,現在正在發生,唯有還未發生的未來是不定的。所以說,未來便是最大的無序與混亂。” “可,我們不是無法去到未來嗎?按照一般理性而言,未來是并不存在的。” 魚木點頭,“是的,對于一般理性而言是不存在的。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永恒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的說法,永恒只是永恒,不存在過去的永恒,不存在現在的永恒,不存在未來的永恒,永恒!就只是永恒!所以才能被稱之為永恒。但永恒之下的世界不一樣。當一個世界意志創造出一個獨立的世界時,如果沒有世界之外的因素干擾了,未來便是有跡可循的。這就像讀書人寫文章之前要先做題綱,明確寫作的順序。世界同理,在這個獨立系統的演化中,也是有順序的,什么時候出現修仙文明,什么時候出現第一個圣人,包括每次世紀劫難什么時候發生都是既定的。” 胡蘭皺著眉,“所以,可以把一個獨立的世界看成一條線?” “是的,不受到外界因素干擾,便是一條線。前提是世界意志,也就是天道存在。沒有世界意志,這條線會不斷扭曲,直至最終徹底混亂,不可逆轉。” “我該怎么看到這條線呢?” “成為觀測者。”魚木說,“每個世界都可以有一個觀測者。世界意志無法脫離世界本身,所以難免碰到無法解決的問題,觀測者存在的意義是輔佐世界,防止演化進程出現混亂。并且,觀測者擁有與世界意志一樣的能力。” “那這不是很危險嗎?如果觀測者有私心的話。” “所以,觀測者只能由至高理性者擔任。” “成為至高理性者,那我豈不是沒有任何自主意識了?” 魚木瞇眼一笑,“這不還有我嗎?” 胡蘭稍愣,“該怎做?” “別忘了,我可是永恒代言人。耍點小手段,給你開個后門,還是可以的。” “啊?” “別啊了。跟我來!” 說著,魚木拽著胡蘭一步踏入至高天。 胡蘭調性很低,在至高天里看到的就是純純的一片黑,周圍什么都沒用。 “這里是哪?” “至高天,使徒、審判者、世界意志等高級調性所待的地方。” “我什么都看不到啊。”胡蘭甚至看不到魚木在哪兒,也感受不到她,只能聽到她的聲音在腦海里響起。 “因為你調性太低了。不過別擔心,馬上就能看到了。” 魚木說完,強行將胡蘭連續升格,直至破格成為世界觀測者。如她所說,這是在開后門。 很快,胡蘭眼前的一切變得清晰無比。 世界與世界演化進程線出現在她眼前,原本虛無縹緲的概念,以實體的方式呈現,像是發光的無形狀團子,一條長度無限發光的線填滿整個團子。 “這就是世界觀測者能看到的真實世界與世界進程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