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些孩子擁有的東西極少,就連明白成功的意義,都是很難的事情。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長跑,起點靠前的人自然是還可以慢慢的跑,那些起點靠后的,不管用什么辦法,那夠跑得比別人快,那就能比別人得到的多,而那些失敗者只能成為別人為墊腳石。 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有人離羅馬近,有人離羅馬遠,起點低的只能付出更多的代價來彌補這樣的差距。 可那些怎么也追不上的人自覺無望,他們的選擇就是,直接停下腳步放棄追逐,被動等待命運的審判。 “那些成功的人,固然可以覺得是自己的努力加上優秀,才擁有這么好的條件,取得這么好的成績,這沒毛病,頂多屬于自戀的一種。倘使因此轉而嘲笑農村學生,說他們考不上大學一般是因為不努力和智商低,就實在是太過武斷了。 畢竟人生就是這樣,不會因為誰更渴望來來,就更加憐惜。更不會因哪個生命更值得挽救,就更為偏袒。” 雷老師說到這,又頓了一頓。然后繼續說道:“生活也是如此,真實且殘酷。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現實,即使知道生活不會因誰拼的更用力就一定更厚愛誰,結局都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但至少可以做到心中坦然。” 學生們不知道是聽懂了還是沒聽懂,有些人即使明白也無力去改變,有些人不明白只是隨大流。 浦通仁只是一個平凡人,他就是那個不明白的,他不知道努力后會怎么樣,努力考上高中,然后努力考上大學,再找個好工作,這對他來說太艱難,也太遙遠了。 浦通仁沒有那么多的理想,也沒有成為人上人的野心,他眼前能看到的只有周大榮給的零食,回家后母親做的飯菜,這些再簡單不過的事,便是浦通仁的全部。 要是能一直擁有這些,哪怕是死了也心甘情愿吧。浦通仁心里這樣想道。 可是命運總是會讓受盡苦痛的人的傷口撕裂開,再往傷口上撒鹽。即便你疼的無法承受,也不會有絲毫憐惜。 浦通仁回到家,發現母親還沒有回來,從家里到鎮子上的工廠大概有十多里的路程,母親騎電動車也要半小時才能到家。浦通仁把昨天留下的飯拿出來熱一熱,配著醬油和水泡飯,當地人管這叫神仙湯,在沒有菜的時候也可以下飯,是貧苦人家才會用的辦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