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零章幽冥教主-《元始諸天》
第(1/3)頁
————
“南無,阿彌陀佛!!”
釋迦摩尼佛低誦一聲佛號,身披一重金燦燦的佛光,丈六金身偉岸參天,恍若一尊通天徹地的巨佛,俯瞰著蕓蕓眾生。
“東岳天主快人快語,老衲不勝歡喜,東岳天主欲為之事,可謂大因果、大業力。老衲本不愿橫插一手,沾染此中因果業力。”
釋迦摩尼佛道:“可是,天主此來雷音寶剎,跨越恒河沙數佛國世界,二十四諸天凈土,想必是容不得老衲回絕了!”
“不敢,”東岳帝君心頭發苦,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都上門求到人家的廟門前,也不好再開罪釋迦摩尼佛。
“東岳慚愧!”
釋迦摩尼佛對東岳帝君不滿久矣,東岳帝君是得釋迦摩尼敕封,方才坐穩祂的東天之位,得享大吉祥、大圓滿。
可是東岳帝君入佛門以來,卻對祂的本師釋迦摩尼佛,乃至釋迦摩尼佛一系的諸佛菩薩敬而遠之,億萬載少有接觸。
這當然讓釋迦摩尼佛頗為不滿,按著佛門億萬載的規矩,東岳帝君經由釋迦摩尼佛之手,本就該是釋迦摩尼佛一系的人。
而東岳帝君這位自家山頭的一員,在入了佛門之后,儼然就有與釋迦摩尼佛分道揚鑣之勢,這讓其他諸佛如何想。
最主要的是,東岳帝君實在不愿意朝覲釋迦摩尼佛,祂還想做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可不想成為觀世音一般的二五仔。
“可惜,現實就是讓吾做個二五仔,道門不可能出手偏幫,其他幾大先天化身各有羈絆牽扯,吾也能在佛門尋求幫助。”
對此,東岳帝君再清楚不過,一旦祂開口尋求佛門幫助,釋迦摩尼佛定然會欣然應允,只是祂從此以后與佛門的關系,也與以往大不相同了。
以往的時候,東岳帝君還能斬下一道化身,應付一下佛門的壓力,以此來承接佛門正果,不沾染佛門根本之道。
待到元始天尊與釋迦摩尼的約定之期,東岳帝君自然而然的脫身而去,了不起將那一道化身送與佛門,成為佛門一明王相。
但是,東岳帝君欠了佛門這么大的因果,還是成道的因果,東岳帝君再用一道化身糊弄佛門,可就真的好說不好聽了。
“最少,要以東岳真身,在佛門之中摩頂受戒,得一正等正覺的如來位,才能讓釋迦摩尼佛滿意,漫天諸佛菩薩滿意。”
東岳帝君面對釋迦摩尼佛,心頭的念頭不斷轉動間,古菩提樹參天挺拔,窸窸窣窣間,一片片菩提葉自樹枝灑落。
就在東岳帝君在權衡利弊之時,高坐九品金蓮臺上的釋迦摩尼佛淡淡一笑,一粒粒佛珠世界在佛掌中生滅循環。
“南無阿彌陀佛!”
如來袈裟之上承載莊嚴凈土,手中佛珠中演繹成往壞空,釋迦摩尼佛雷音響徹:“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
這一尊大佛開口之間,雷音滾滾而來,與大雷音寺上空的佛音相合,綻放朵朵金菠蘿花,為靈山勝境更添莊嚴。
釋迦摩尼佛聲若洪鐘,金色佛光遮耀一方,冥冥之間似有萬佛朝拜,朝覲著這一位世尊教主,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如聞是菩薩名字,當得百返生于二十四天凈土,永不墮惡道。超越三十劫罪,生天不墮惡道,不受女身,受身尊貴端嚴,鬼神護衛,歷耳根者,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苦。”
“此菩薩大愿大德,大行大功,為諸佛菩薩第一,功德名號不可思議,常駐穢土之間,普渡蕓蕓眾生之惡性。”
釋迦摩尼佛閉口不回東岳帝君所求,反而以大雷音、大佛法,向靈山勝境大雷音寺僧眾,揭示一位大菩薩的功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化|
江口县|
涞源县|
连平县|
汉寿县|
蒲江县|
长垣县|
闻喜县|
务川|
固始县|
洪洞县|
克东县|
永吉县|
镇赉县|
措勤县|
广元市|
射阳县|
马关县|
武平县|
南华县|
茌平县|
化德县|
瑞安市|
揭西县|
绥中县|
晴隆县|
沙坪坝区|
金华市|
简阳市|
通道|
临西县|
阿城市|
蓬莱市|
得荣县|
天水市|
霍州市|
长治市|
夏邑县|
开封市|
虞城县|
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