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五章道境天地-《元始諸天》
第(3/3)頁
茫茫仙山,巍峨祖庭,紫氣騰空三萬里,龍鳳合鳴舞長空,一道蒼茫天河無始無終,水氣蒸騰萬萬丈,高高懸掛于蒼穹之上,一枚枚先天道果高懸無盡天河,演繹先天三千大道神通。
億萬朵朵天花自金光中墜下,一道道祥瑞之氣橫空高懸,橫跨億萬里山脈,演化一縷縷五色寶光。
億萬里大昆侖山上空,一道道仙光綿延十萬里,仙光中生機勃勃,蘊含難以想象的蓬勃生機,一株株天地靈根沐浴著垂落而下的仙光,枝干不斷搖擺著,發出’咿呀、咿呀’囈語。一尊尊仙靈神祗身披寶光往來不絕,一道道神光仙氣橫空千里萬里。
這一座大昆侖山,不愧為主世界第一神山,其山勢地脈何其廣大壯闊,其上隨處一座山崖,隨處一座山巒,就有著不知幾千幾萬丈高。此間仙光靈機濃郁似水,萬萬載靈芝仙草生長山間,天地靈機蓬勃的不可思議,儼然就是一方洞天福地,仙靈圣境之所在。
一頭頭體型猶如山岳的神獸,一尊尊古老的天生圣靈,自山中仙境圣境中嬉戲游走,大道神韻流轉天地,動輒靈機如潮涌動,引得一片片高如參天的松柏神木簌簌作響。
東昆侖絕巔之上,麒麟崖玉虛宮,一道道五色祥瑞之氣裊裊升騰,似有一頭萬丈麒麟神形,蹄間踏著祥瑞之氣,傲立在東昆侖之巔峰。
玉虛宮宮門前,三十六口石井陳列,一口口井水涌動著歲月長河的氣息,過去、現在、未來無不在石井中一一映現。
宮中深處,一尊古仙人懷抱金鐘,鐘身上銘刻先天神篆,正是【落魄】二字。
這一尊古仙人盤坐紫色蒲團上,面容古拙沉肅,一重重寶光浮現,演化一十二色神光,一枚長生道果自神光中吞吐精華,錘煉著道體元神。
一口青銅色大印自頂門盤桓,一絲絲一縷縷神光流轉大印之上,恍惚間似有一尊辟地開天巨神,在青銅大印之上顯化而出。
在開天辟地巨神顯化之后,這一方大印印身之上,隱約有著【翻天】兩枚先天神篆流轉,自青銅大印之上沉浮不定。
一絲絲壓塌一切,鎮壓諸天的氣息,在這一方大印之上一閃而逝。
鐺——
鐺——
忽然,一聲聲鐘聲響起,落魄鐘無風自鳴,鐘聲回蕩在空曠的玉虛宮中,聲音悠遠綿長。聽得這一聲聲清鐘鳴,盤坐紫色蒲團的古仙人,緩緩睜開了雙目。
古仙人眸子中的滄桑之極,恍如一部古老的史詩,更似光陰長河的一部分,木然的看著玉虛宮中陳設,道:“落魄鐘自鳴而響,看來貧道終于是等到了師尊,要貧道等的那人。”
這一尊古仙人呢喃自語:“天地一萬八百載為一會,合十二會之數,十二萬九千六百載為一元,貧道真是等的太久太久了!”
隨著落魄鐘聲漸漸消弭,古仙人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道:“久到,吾都忘卻外面,今時年歲為幾何了。”
這一位古仙人來歷不凡,神通廣大無邊,曾經也是一個一代的弄潮兒,為這一座玉虛宮,乃至于道門真傳弟子中,最為璀璨奪目的天驕人物。
若非是奉著師尊之命,看守玉虛宮門戶重地,以及等待’那人’的蹤跡。
這一尊古仙人也不可能在玉虛宮,枯坐就是不知多少元會之數。
須知,但凡是煉氣修行之士,參悟天道演化至理玄妙,都有著演算天機之能。
一位道行最為高明的煉氣之士,往往能前知數十、上百萬年之后的事,為無數年后布置棋子。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普湖县|
宁海县|
昌邑市|
西贡区|
娄底市|
霍林郭勒市|
襄汾县|
贡觉县|
哈尔滨市|
左权县|
元谋县|
兴城市|
北川|
武陟县|
来凤县|
方山县|
炉霍县|
肇州县|
唐海县|
靖西县|
子洲县|
双鸭山市|
紫金县|
云南省|
通辽市|
肇州县|
永春县|
青川县|
乌鲁木齐市|
巴塘县|
八宿县|
米易县|
剑阁县|
治县。|
义乌市|
冀州市|
瑞金市|
鄢陵县|
福建省|
浮山县|
正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