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廣告在央視數個頻道不斷播出,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孩子,看到了廣告。 家長們全都非常驚喜和振奮。 這則廣告固然不能起到立竿見影和的效果,不能讓孩子們立刻就懂得,糧食來之不易,不能浪費糧食的道理。 但一定能夠讓孩子們有所感悟。 或多或少,都一定會有。 這個時候,他們再趁機給孩子們引導和講解,告訴孩子們盤中之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定然會讓孩子們漸漸認識到,自己浪費糧食是不對的。 那么,孩子們在以后,或多多少都會開始懂得節約。 央視的這則廣告實在是太及時,也太好了! 而這一則廣告的效果之所以會這么好,其中有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廣告中出現的那一首詩。 一首即便是孩子們看了之后,自己都能夠懂得是什么意思的詩。 這首詩對孩子們的影響將會很大。 當然,對家長們的影響也同樣很大。 之前那些認為浪費一點糧食沒什么大不了家長們,主要就是因為這首詩,意識到了糧食真的一點都不應該浪費。 糧食是真的粒粒皆辛苦。 那么,這首詩是誰的作品? 毫無疑問,這是一首新詩。之前沒有這首詩。 會是誰的呢? 在廣告里,是一個看上去頗為年輕的身影,看到農人們頂著烈日勞作有感,以枯枝作筆,以田地作紙,寫下的這一首詩。 這固然是廣告的設計,但看上去真的非常有感覺,讓人心里感慨萬千。 這個設計非常棒!要為設計師打滿分。 這樣的設計,讓整首詩的感染力都變得更強了。 而設計中作詩之人是一個年輕的身影,這似乎是在表明,其作者是一個年輕人? 這種可能性很大。 擅長作詩的年輕人?這個信息本來是沒什么用的。 但現在家長們卻很容易想到一個人,那就是《詠鵝》的作者李寒。 只因為《詠鵝》的熱度,在最近非常的高。 那么,這首《憫農》的作者會是李寒嗎? 可能性的確有,但也只是可能而已。到底是不是?目前還無法得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