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平安連忙起身致謝。 茅小冬揮揮手,埋怨道:“真不曉得小師弟你身上這股客氣勁兒,到底是跟誰學來的。” 陳平安玩笑道:“說不定是文圣老先生呢?” 茅小冬立即板起臉正色道:“先生的良苦用心,你要好好領會!” 陳平安尷尬道:“我開玩笑呢。” 茅小冬訓斥道:“先生傳道在言傳,在身教,在點點滴滴,身為晚輩,豈能馬虎,豈可玩笑!” 陳平安只得點頭。 茅小冬轉過身,滿臉笑意,哪有什么生氣的樣子,小師弟你還嫩著呢。 山巔光陰長河緩緩倒流,金秋時分退回盛夏光景,落葉返回樹枝,枯黃轉為濃綠。 陳平安在茅小冬離開后,取出那枚金色玉牌,握在手心,開始汲取東華山之巔那些未被丹爐煉化的殘余文運。 一條拇指粗細的小小金色溪澗,縈繞在玉牌四周,然后緩緩流淌進入玉牌。 再從玉牌匯入陳平安手心,去往金色文膽儒衫小人所在氣府。 其中所到一處,浸潤了陳平安的心田。 當金色文運溪水涌入氣府,那儒衫小人立即不再看書,笑得合不攏嘴,蹦蹦跳跳,手舞足蹈。 這大概就是陳平安在生長歲月里,極少有機會外露的孩子本性了。 金色小人在溪水停滯在洞府后,蹚水而行,走到洞府大門口,大喊一聲,只見一條純粹真氣化成的火龍飛掠而至。 它一個蹦跳,坐在那龍頭之上,呼呼喝喝,使勁晃蕩雙腳,騎龍巡狩這座人身小天地。 陳平安以內視之法,看到這一幕后,有些汗顏。 “自己”怎么這么頑皮? 感覺不比顧璨和青衣小童好到哪里去啊? ———— 茅小冬其實一直在默默觀察這邊。 最后陳平安以金色玉牌汲取了大隋文廟文運,點滴不剩。 而哪怕煉化本命物一事,幾乎耗盡了那座水府的積蓄靈氣,如今又是貨真價實的練氣士,可別說是東華山的文運,就是相對來說不太值錢的靈氣,哪怕有他這么個師兄已經開了口,一樣點滴不取。 茅小冬直到這一刻,才覺得自己大致知道那段心路,陳平安為何能夠涉險而過了。 克己。 就這么簡單。 這樣的近乎迂腐死板、身為修行人卻不知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規規矩矩,會讓世間聰明人特別有理由去譏諷嘲笑。 故而陳平安因此衍生出來的道理,會讓不講道理的人特別厭惡。 茅小冬心中驀然震動。 那個壓在心境上的某塊巨石,幾乎斷絕了茅小冬躋身上五境的攔路石,似乎開始有所松動。 道理不分文脈。 他茅小冬敬重先生,立志此生只追隨先生一人,卻也不用拘泥于門戶之見,為了書院文運香火,而刻意排斥禮圣一脈的學問。 世間有些道理是相通的,相輔相成。 茅小冬坐在書齋中,輕輕摘下戒尺,放在書桌上,開始閉目養神。 厚積薄發,一朝開悟,天地轉運,風月朗朗。 ———— 崔東山在小院廊道那邊,坐起身,驚訝道:“茅小冬這榆木疙瘩,都要合道了?” 崔東山向后倒去,手腳亂動,就像一只被人翻過來的雪白烏龜……他使勁嚷嚷道:“我怎么還是個狗屁元嬰啊,以后還怎么活啊,我沒有臉見先生了啊,誰來打死我算了哇……” ———— 蜂尾渡。 三位老人并肩而行。 瞧著歲數差不多,實則懸殊極大。 在此土生土長的那位老人,以往來來去去,都不愿現身,實在是厭煩了那些俗世糾纏。 只是這次有個老家伙說你又不是過街老鼠,藏頭藏尾算怎么回事。 于是三人就這么大搖大擺出現在了蜂尾渡街道。 名為劉老成的老人,已經察覺到一些震驚視線,只是假裝看不到,心中苦笑不已,默默帶著身邊兩人去往那條小巷祖宅。 劉老成心想要是你們知道身邊兩人的身份,你們估計得嚇破膽。 除了他劉老成是祖籍就在這青鸞、慶山、云霄三國接壤處的蜂尾渡,最終成為寶瓶洲至今尚在人世的唯一一人,以山澤野修躋身上五境。 其余兩位,一個是無敵神拳幫的老幫主,高冕。為了江湖義氣,兩次從玉璞境跌回元嬰境的寶瓶洲著名修士。 跟劉老成是關系莫逆的至交好友,所以這次劉老成去爭奪杜懋飛升失敗后的琉璃金身碎塊,專門喊上了高冕。 高冕身材矮小,身穿麻衣,匪氣十足,貌似兇悍,比起劉老成,更像是一個打家劫舍的山澤野修。 至于最后那位身穿長袍的別洲修士老者,估計如果沒有劉老成和高冕幫著證明,任由他自己扯開嗓子大喊自己名號,都絕對不會有人相信。 姓荀名淵。 玉圭宗老宗主,桐葉洲仙人境第一人。 云窟福地的姜氏家主姜尚真,那么一個跋扈大修士,見著了宗主荀淵,一樣要夾著尾巴做人……準確說來說是做玉璞境神仙。 到了藏龍臥虎的那條小巷盡頭,高冕咋咋呼呼問道:“劉老兒,姜韞那小子啥時候來我們幫派當供奉?長得那么俊俏,我估摸著肯定能騙來不少仙子來我山頭做客。” 劉老成無奈道:“我弟子跑去神拳幫待著,就為了讓你過過眼癮,多瞧瞧各路仙子?這種破爛事,我怎么跟姜韞開口?不然你借我臉皮用用?” 高冕大步跨過門檻,“你就跟我裝蒜吧你,當年我們一起走江湖那會兒,你學成了那旁門秘術,圖啥?除了偷法寶,還偷了多少仙子的……” 劉老成一把捂住高冕嘴巴,惱羞成怒道:“誰沒有一段年少風流的荒唐歲月,聊這些有的沒的,也不怕惡心了荀老前輩?” 荀淵笑瞇瞇道:“哪里哪里。” 高冕坐在院內,大手一揮,“劉老兒,去買幾壇最地道的水井仙人釀,家里邊肯定給姜韞喝完了,想都不用想。” 劉老成與荀淵告辭一聲,離開院子去買酒。 回來的時候,結果看到兩個家伙,又在欣賞那寶瓶洲許多中小山頭“生財有道”的水花鏡月,是一幅畫卷,高冕已經準備好了一大堆神仙錢,老仙人荀淵身前那邊桌上,更多。 劉老成對這些實在是不感興趣,但還是給荀淵遞過去一壺水井仙人釀的時候,客氣了一句:“老前輩真是有雅興。” 荀淵笑著點頭。 畫卷上,是一位正在焚香作畫的“仙子”,身形曼妙,故意揀選了一件略顯緊身的衣裙。由于畫卷景象,可以交由看客自行調轉方向,故而那位仙子的坐姿,就連繡凳的大小,都是極有講究的,她那豐腴的身段,曲線畢露。 高冕斜瞥了一眼正襟危坐的荀淵,嗤笑一聲,伸手將畫卷景象旋轉些許,立即便是一幅側看山峰的動人畫卷了,又雙指微動,畫卷中女子驀然擴大幾分,四周景象則隨之退出了畫卷。 高冕不忘譏笑道:“裝什么正經?” 荀淵赧顏而笑,似乎不敢還嘴。 劉老成自顧自喝著酒,很是無奈。 據說分屬兩洲的兩位同道中人,一開始屬于不打不相識,在寶瓶洲各類鏡花水月這座江湖上,綽號玉面小郎君、別號武十境的高冕,與真實身份的無敵神拳幫老幫主,言行一致,火爆脾氣,喜歡經常罵人,罵那些矯揉做作、而且勢利眼的仙子,最見不得她們逮住一兩位冤大頭就可勁兒諂媚,公然打情罵俏,全然冷落其余看客。而自號一尺槍的荀淵,一直是默默砸下神仙錢,見到不喜歡的,也不會說什么。 只是兩個人隨著砸錢越多,名氣越來越大,最后一次在關于神誥宗賀小涼和正陽山蘇稼,到底誰才是寶瓶洲第一仙子這件事上,起了爭執,兩人“大打出手”,一人一句,每次一顆小暑錢,砸了一大堆,讓人嘆為觀止,一時間都在猜測這兩位到底是哪座宗門里頭的老祖宗,出手如此闊綽,將小暑錢當雪花錢打水漂,卻又從不曾傳出半點與仙子們的緋聞艷事。 許多小山頭的女子修士,為了為師門招徠生意,不惜或者被迫去讓那些擅長摸骨法的旁門練氣士,改變先天面相與身姿,至于為此會不會牽連命數,壞了大道修行,不管,委實是顧不得,任由那些精修此道的修士在臉上動刀子。有此玉面小郎君和一尺槍又偶遇了,當時許多看客眼尖,一眼發現了某位三流仙家門派的仙子,面容變化頗大,一時間嘲諷四起,尖酸刻薄,怪話連篇。 那位仙子羞憤欲絕,卻也不敢還嘴半句,她只是道歉,一直道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