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 學習!確定!-《學魔養成系統》
第(1/3)頁
這一夜注定無眠。
當研究者靈感爆棚的時候,沒人能阻止他們燃燒生命。
如果說有些東西注定要上帝把著手才能做出來,那這個晚上就是上帝之手降臨的時刻。
在他們的激烈探討中,李崢甚至沒有刻意引導,僅僅是順著理論的枝脈探尋,研究路線便自然而然從迷霧中浮出。
在之前展開的三大科學卡片中,【高溫超導】屬實驗領域,隨時可以用學資購買獲取靈感。
在超導領域內,高溫的含義與日常生活有些出入,就算-50℃都可以算是高溫。
甚至就在兩三年前,如果能在“-50℃這么高”的溫度中實現超導,都足夠上《nature》頭條了。
當然,對溫度的追求也只是超導研究中的一個方向。
比如袁園的石墨烯超導,是在極度接近絕對零度(-271.45℃)實現的,在溫度上沒有任何突破,但這并不妨礙他能幫助人們接近真相。
而對于“高溫”的追求,則更像是一場為了刷新世界紀錄的競速賽。
根據經典理論和多年來的實驗結果,對同一物質,要實現更高溫度的超導,將勢必依賴更高壓的環境。
因此在“高溫超導”這一領域,科研競爭逐漸演化成了工業競賽,誰能搞出更高壓的環境誰才有勝出的資本。
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超導溫度記錄每年都要被刷新幾次。
到這個晚上為止,溫度記錄暫時是-23.15℃,由一個德國團隊通過氰化鑭化合物實現的。
當然,這還需要一百萬倍的大氣壓,大約相當于地核的壓強。
這個溫度對于外行來說十分鼓舞,但凝聚態學者們卻對此十分淡定,而且他們毫不懷疑這個記錄會在短時間內被打破,找些靠譜的東西上兩百萬個大氣壓就是了。
就像挑戰世界記錄一樣,這條路線本身也充滿了奧運會的味道,其榮譽意義已遠超了實用價值,畢竟造一條100萬個大氣壓的超導電纜,其成本早已遠超造一段-200℃的液氮電纜,且后者早就可以實現,甚至即將在上滬市徐佳匯地區實裝了。
從李崢的角度來說,他就算購買了這個卡片,擁有了全套的實驗參數,恐怕也無法擁有一個能提供地心壓力的實驗室,全世界也就那么三五個,還輪不到他。
更何況這個卡片只需要500學資,跟之前的冷凍電鏡是同等級的。
這次任務怎么都要搞個1500級的??!
相對而言,【魔角模型】這張科技卡片則完全滿足李崢的期待。
雖然它前面還有三個貌似與超導無關的已有理論有待學習,但只要能學到,那就不存在問題。
至于卡片的描述,那就更妙了.
【魔角模型】
【發現超導理論的前置條件?!?
【人類早已發現了了魔角的存在,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計算推測出魔角,卻依然無法完全理解它。】
【探尋二維量子隧穿、尋找電子減速帶,將是理解它的關鍵。】
【進一步將之推廣到三維,將是超導理論的真正起點?!?
【當您完成前置內容學習后,可耗費2000點學資獲得靈感?!?
【前置內容:】
【量子色動力學】
【緊束縛模型】
【強關聯體系】
看到最后,這已經不是妙的問題了。
李崢滿腦子都充斥著兩個字。
學習,學習,學習,靜靜,學習,學習……
雖然有什么東西混進來了,但總之迫不及待饑渴難耐想要學習就對了。
至于這三項前置內容,【緊束縛模型】是葡萄牙人論文的核心工具,一定要學的,【強關聯體系】解其紛已經在談話中引了出來,因此李崢只需要……
“嗯……”李崢托著下巴點頭道,“感覺我們在量子色動力學上的知識還稍顯不足……”
“照你這么一說,什么都是稍顯不足啊。”林逾靜由于太了解李崢了,只習慣性罵道,“你就是想再多學點東西吧!”
“等等……”解其紛卻一抬手,仔細思索過后,竟是露出一副“你小子夠聰明呀!”的驚訝,“李崢這么一提,這里面的強相互作用的規范理論,的確能為接下來的研究提供一個很基礎的角度。”
李崢聞言趕緊按下唔唔著的林逾靜,擺手說道:“那就確定了,我們補充學習量子色動力學、緊束縛模型、強關聯體系這三部分內容后,著重搜集一切有關魔角的理論文章,我閑暇時把這篇葡萄牙論文轉化成純數學問題,交給歸見風品品。”
“好,就這樣?!苯馄浼娛媪丝跉?,起身收拾起桌面,“可算找到一個確切的方向了,也不知道幾點了,時間還早的話我陪你們吃一頓夜宵……”
話罷他抬手一看:“怎么才六點多……”
“這個……”李崢咽了口吐沫望向窗外,“這明顯是早晨啊,老解?!?
“!??!”解其紛一驚,趕緊把東西塞進包里朝外跑去,“完了,我媽要罵我了!明天……哦不,晚上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