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 插眼點亮!-《學魔養成系統》
第(3/3)頁
“……”
解其紛放下杯子,擺了擺手:“你出去吧,把這句話原封不動的告訴他們,時間延后一個月,拿來給我簽字。”
……
這一晚,三人的討論格外激烈。
焦點正是白天解其紛關注的那篇論文——
【扭曲雙層膜的連續介質模型】
這是一篇八年前的論文,本不在李崢給出的論文庫中,是解其紛在預覽兩年前一篇名為【扭曲雙層石墨烯魔角的起源】的論文時,通過關聯關系找到的參考文獻。
隨著解其紛講解的深入,他揭示了件很魔幻的事情——
八年前,幾位來自葡萄牙和新加坡的科學家,已對石墨烯的魔角進行了完美的預測,甚至給出了1.08°這個精確的數字結果。
這件事早于袁園論文發表六年。
當然,這并不影響袁園成果的開創性,驗證一些預測和假說本就是科學的一部分,只是他的光芒太盛,相當程度遮掩了這幾位優秀的“理論實驗者”。
李崢和林逾靜此前也在有意無意間聽說過“早有預測”這件事,只是當時的他們沒當回事。
世界上總會存在無數多個預測,其中必然有一部分會正確,沒必要神話這件事。
他們只是想不到,這篇論文中給出的預測是如此之精準,如此之縝密。
在他們的研究中,以一種數學感很強的“緊束縛模型”為主要工具,進行電子互作用,波函數、原子軌道、疊加態等一系列的綜合模擬計算,僅用數學與計算機模擬的方式,通過13頁紙,計算出了一個結果——
θ= 1.08o。
在這個極窄的空間內,規律像是一個突然打起瞌睡的魔鬼,電子趁機瞬間暴躁成對,石墨烯的物理性質瞬時產生了一系列質變。
在這個驚人的發現過后,葡萄牙大佬們試著進行更深入的數學展開與物理還原,但進展有限,最終給出了一套“可能的模型”。
【魔角的研究,正通向一個復雜、深刻而又基本的數學結構。】
【揭示它,留給今后。】
這是論文最后的收尾。
講述完畢,解其紛放下筆,揉著額頭有些疲憊地坐在了椅子上,“嗯,至今沒有被揭示。”
“很狂的角度。”林逾靜意猶未盡喘著粗氣道,“但在袁園印證這件事以后,我猜有人在做了……不過也無所謂,這個角度太狂了。”
“這個切入點。”解其紛向后背著頭發,仰靠在椅背上瞥向李崢,因為角度的關系,有些挑釁的味道,“怎樣?”
李崢沉思道:“我還要再細看,不知道還有沒有數學挖掘的空間……”
“笨蛋渣渣,挖掘個什么?套啊!”林逾靜推了把李崢道,“十幾類超導物質,拿這個模型套啊。甚至都不需要是被驗證的超導物質,我們完全可以優化改良這套緊束縛模型,應用在任何物質上,不需要任何超低溫或者超高壓環境,去尋找更多物質的‘魔角’,最后再綜合這些回過頭來提出我們的假設。”
李崢眼兒一瞪:“妙啊!”
“我這個憨徒弟呦……”解其紛仰躺著大笑道,“你媳婦比你活分多了。”
李崢也顧不上他怎么說了,只激動起身在實驗室里左右踱步。
“這么玩可以,可以……”
“但工作量有點大……”
“需要一整套高性能計算機和契合的模擬系統……”
“或者……”李崢又是扭臉一瞪,“一個歸見風……”
他剛想到這里,忽然眼前一閃,一系列的系統提示彈了出來。
【發現“高溫超導”!】
【發現“魔角模型”!】
【發現“超導理論”!】
!!!
在科技卡片中,本來沉寂已久的超導物理方向,像是突然被插了眼一樣點亮了一整片。
他才發現之前自己所學的那幾套超導理論,在這個科技樹上根本不存在。
怪不得學得多深都無法到達前沿。
再細看,超導理論模型在很后面的地方,還無法投入學資獲取靈感,這部分大約只是在討論中不經意探明的區域,要想搞這個至少還要點亮七八張前置卡片,其中有些仍身處迷霧之中。
“魔角模型”更近一些,在數學和物理理論上都已經滿足了,只需要再點亮幾張化學卡片。
至于“室溫超導”,一切先決條件都已滿足,貌似只差一個世界級的實驗室。
總之有眉目了。
好,好,好!
李崢激動地一個側躍到林逾靜身前,撲過去就是一個瞪眼猛吸。
莫得技巧,只有力量。
猝不及防,這下換林逾靜瞪眼了。
大約半分鐘后。
“啵!”
李崢終于放下了她。
“我喜歡學習!”
看著緩緩癱軟的林逾靜和愈發躁動的李崢。
解其紛不由得點頭。
“嗯,直播還是比視頻來勁……”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盘山县|
阆中市|
桐梓县|
新宁县|
通许县|
涟水县|
邵武市|
阿图什市|
永春县|
伊吾县|
周口市|
宁陕县|
鄂托克前旗|
深水埗区|
沂南县|
宁南县|
博野县|
原阳县|
余庆县|
金昌市|
迁安市|
自贡市|
昭觉县|
托克逊县|
克山县|
定远县|
扶余县|
邳州市|
土默特左旗|
宾阳县|
武陟县|
锡林郭勒盟|
闽清县|
青河县|
连山|
汝城县|
昌都县|
海阳市|
玉龙|
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