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邯鄲城。 又一次的廷議剛剛召開,所有人的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 肥義摸著已經完全變白的胡須,笑道:“在幾年前大王剛剛提出一統天下論之時,老臣的心中其實是頗為不以為然的,如今方才知道確實是老臣老糊涂了,跟不上時代了。依照大趙這個勢頭,怕是只需要再過幾年時間就能夠實現天下一統嘍!老臣是真的沒有想到啊,這有生之年竟然能夠看到天下盡歸大趙所有!” 肥義的話頓時得到了在場眾人的贊同。 司寇周袑感慨道:“是啊是啊,數年前大趙還僅僅是七大戰國之中排名二、三名的國家,彼時齊國如日中天,秦國獨霸西域,東西兩邊都是強敵,我等身為大趙臣子哪個不是戰戰兢兢?沒想到才短短的幾年時間大趙竟然就成長到了這個地步,實在是讓人不可思議。別的不說,單單是我司寇官署這幾年新增的官員就已經是以前的兩倍還多,沒辦法,實在是事情太多啊?!? 中尉趙文笑道:“我看啊,你們就是因為現在國土闊了,事務多了,所以來抱怨來了,順便再讓大王給你們提一提明年的預算?!? 眾人齊聲大笑。 周袑笑著瞪了趙文一眼,道:“你趙中尉倒是厲害,提預算的時候聲音就屬你最大了吧?” 趙文哈哈一笑,聳了聳肩膀,一副你盡管說我不還嘴的態度。 作為國君的趙何坐在上首,微笑著看著下首的眾位大臣們插科打諢相互調侃。 這是元旦之后的第一次廷議,就好像是后世春節假后的第一天上班一樣,肯定是要說說笑笑,沒有那么嚴肅的。 熱鬧了好一會之后,肥義咳嗽一聲,道:“好了,諸位開始說正事吧。” 作為三朝老臣,又是多年的執政的相邦,肥義的話自然是非常管用的,因此大家立刻收斂起了笑容,紛紛坐等肥義提出議題。 至于趙何這邊雖然是大王,但畢竟在過去的大半年時間里征戰在外,所以并沒有來充當這個主持者的角色。 肥義道:“今日主要商議的是兩件事情。首先是大趙的商人和商業問題,其次則是即將到來的邯鄲會盟問題。在老夫看來,商人商業問題更為緊要,最好先議一議吧。” 肥義話音落下,在場的其他趙國大臣不免露出驚訝的表情,有人忍不住問道:“商業事務何德何能,竟能比四國會盟更為緊要?” 肥義嘿了一聲,道:“爾等是不知道啊,如今大趙的商業可不是當年那般情況嘍!” 肥義捋著胡須,開始侃侃而談。 在接連不斷的勝利之后,這里如今已經成為了中原乃至整個華夏最熱鬧、最繁華的城市。 無數的士子齊聚于此,希望能夠得到趙國國君的賞識,能夠在趙國獲得出仕的機會。 無數的商人聚集在此,希望能夠挖掘出更大的商機,同時也想要借助趙國的強大來保證自己商道上的安全。 在趙國之中經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上黨郡的人參、臨淄的絲綢、邯鄲的舞女和鐵器、北地諸郡的戰馬和牛羊等等都是廣受歡迎的貨物,而且還可以雇傭來自燕趙之地的游俠作為護衛。 更重要的是在趙國之間經商不需要經過一個又一個國家的國境,不需要被一遍又一遍的征收商稅,讓商人們所能夠得到的利益遠勝以往。 不僅如此,趙何還破天荒的設立了一個在邯鄲之中專門處理商業事務的商部。 這個商部在三年前成立,一開始的時候掛靠在相邦官署,只是一個看上去并不算起眼的部門。 但隨著時間的過去和工作量的加大,最主要的還有就是趙國商業規模的擴大,讓商部如今已經成為了相邦官邸的一個舉足輕重的部門,它的負責人也從一開始的一名小吏到如今由肥義心腹、相邦官署長史親自出任,越發的顯得重要起來。 趙何相信只要趙國的商業能夠繼續繁榮的發展下去,那么遲早這個商部會徹底的獨立出來,它的首腦也會成為趙國核心重臣之中的一員。 當然,歷代封建王朝的國君們重農抑商自然不是沒有理由的,歷朝歷代更不是沒有有識之士,為什么一直以來重農抑商都會成為華夏歷代王朝的國策呢?其實就在于一個歷史上繞不開的話題——商業是要和農業爭奪人口的。 比如一位商人開一家店,那么他就需要雇傭幾個伙計,雇傭一個賬房,雇傭一個掌柜。他要去進貨的話還要雇傭一個車夫,然后如果貨很值錢不放心,那還得雇傭幾個保鏢。 這粗略一算,起碼十個左右的青壯年勞動力就沒了,而這還只是邯鄲市集之中最小、最普通的一家小店而已,邯鄲之中這樣的店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這還只是小店罷了,再算上那些大一些的店鋪乃至于工坊,吞噬勞動力的規模效應就更加的驚人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