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心向大漢-《漢闕》
第(1/3)頁
到次日時,使節(jié)團已經繞過了羅布泊的東岸,開始向其西北部行進——伊循城便在那個位置。
“我記得去年臘祭去懸泉置時,聽徐嗇夫說起過一事,就是關于康居使者的。”
在中途停下來飲馬喝水時,任弘說起自己知道的一件事。
“去年仲冬時,有一伙康居使者入玉門關,帶來了罕見的白駱駝,聲稱要朝貢大漢。”
“玉門關檢查的確是白駱駝,可到了敦煌郡府交給官吏時,因為下了場雨,珍貴的白駱駝,竟變成了普通的黃駱駝……”
“康居人一口咬定是被沿途置所給換了,敦煌郡府下令徹查,一站一站查閱記錄,又讓令史仔細盤問康居人。這才弄明白,原來是那些康居人將駱駝毛用白堊土和水染白,想要蒙混過關,多騙些回贈,被現(xiàn)后,敦煌郡將他們驅逐出玉門關,再也不予接納。”
“如今聽漁村的樓蘭人所言,再算算時間,在居廬倉掘了漢軍將士墳冢盜取五銖錢的,應就是這批康居使者!”
親自去康居國附近轉悠過的傅介子卻冷笑:
“若真是康居王所遣使者,何必用這種下作手段,多半是粟特商賈假扮的!”
康居也是中亞大國,在大宛西北,烏孫之西,幅員廣闊,占據(jù)了后世哈薩克斯坦河中地區(qū),人口數(shù)十萬,控弦十余萬,與大月氏同俗,常臣屬羈事于匈奴。
那些所謂的“康居使者”,“康居商賈”,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康居人,而來自被康居統(tǒng)治的屬邦“粟特”。
這個城邦位于后世的撒馬爾罕,粟特人很能跑,從漢朝到唐朝,一直是串聯(lián)絲綢之路的胡商主力,絲路各城邦都有他們的商站。為了利益,能不遠萬里,直奔中國而來。
不過粟特人中魚龍混雜,有老老實實跟漢朝官府做生意的,也有像那群被驅逐出境的粟特人一樣,冒充使者在驛站置所騙吃騙喝,想賺一波大的……
沒辦法,誰讓漢武帝時好大喜功,為了顯示漢朝富強,在巡視關東時向天下炫耀自己“通九譯而至萬國”。對來到漢朝的西域胡人,不管使者還是商賈,都散財帛以賞賜,甚至修筑酒池肉林,讓外國客使參觀漢朝的倉庫府藏之豐饒。
就差跟隋煬帝一樣,給沿路的樹穿上絲綢衣裳了。
有的胡商使者,譬如烏孫人,當真為之震驚,覺得漢朝如此富強,得敬重著些。
但見多識廣的康居粟特人,卻只留下了“漢人虛榮好騙”的印象,于是便開始有小商賈冒充使者入塞,賺得盆滿缽滿。回去以后一傳十十傳百,誰還肯好好多生意,都裝成使者來誆騙,不但入關免稅,還能白拿許多天朝賞賜回去。
于是,玉門關最多的一年,竟一口氣接到了十一波“西域各國使者”,事后一查,只有一波是真,其他全tm是粟特人假扮的!
后來漢朝也學聰明了,跟來叩關的使節(jié)說好,近者三年一貢,遠者五年一朝,時間不到你們別來,這才堵上了這窟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旬邑县|
西乌珠穆沁旗|
南通市|
山阴县|
云浮市|
沁阳市|
漠河县|
清远市|
海林市|
枝江市|
镇宁|
太康县|
威宁|
榆树市|
松滋市|
宜兰市|
如东县|
望奎县|
玉龙|
同心县|
双江|
阳泉市|
五原县|
浮山县|
郎溪县|
内黄县|
宁阳县|
柘城县|
龙泉市|
农安县|
贵州省|
巫山县|
育儿|
宜阳县|
锡林郭勒盟|
丹江口市|
夏邑县|
沙田区|
锦屏县|
昔阳县|
利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