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塵兒,伯伯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能事事如意,唯獨缺憾子嗣一事,迄今膝下無兒。近年來身體越來越不好,想到可承衣缽之人也惟有塵兒了。你秉性純良,天資聰穎,實是不可多得的英才。男兒當以天下為己任,伯伯將《云策》傳你,是希望你將來能為蒼梧國建功立業(yè),造化蒼生,也并非只為一己私心。” 蘇曉塵忽然感到空氣無比凝重,試探地問道:“伯伯,可是要出什么事情了?” 慕云佑并不作答,慢慢踱到窗邊,幽幽地說道:“塵兒,以前伯伯教導你大丈夫當如何為人處世可還記得?” 蘇曉塵答道:“記得。伯伯教導說,大丈夫當明辨是非,善惡分明,方可浩然正氣立于世間。” “那時你還小,這些綱常人倫是要牢記于心的。只是如今你大了,應該看到有些事,也不是非黑即白,伯伯希望你將來再看世間時,忘了伯伯說過的話,不要單以對錯而論。” “忘了伯伯說過的話?”蘇曉塵有些懵懂。 慕云佑繼續(xù)說道:“萬事萬物本無是非。人有了執(zhí)念,才有了對錯。對錯看上去水火不容,實是相依相至的。比如對你而言是對的,對他人而言可能就是錯的,所以,為人切不可偏執(zhí)。” 蘇曉塵問:“那當如何而論?” 慕云佑有些自嘲地笑道:“以前曾有一人,說我善謀不善斷,其實并非我不善斷,而是不愿。既無對錯,何須要斷?我只憑本心行事,于心無礙,天地和氣,自然不用糾結是非對錯了。” 蘇曉塵有些似懂非懂,聽得這話覺得十分禪意,出神地哦了一聲。又在想究竟是什么人,竟然能這樣居高臨下地評價佑伯伯,。 慕云佑轉過身來,呵呵一笑:“好了,說太多你這年紀也還聽不懂,只記住伯伯的話便是,將來自有領悟之時。另外,伯伯還要托付你一件事。此次你陪太子出行,長途跋涉,甚是辛苦,到了碧海國,也要幫伯伯照顧好伯母。” 蘇曉塵奇道:“碧海國不是公主殿下的母國么?榮歸故里,哪有孩兒照顧公主殿下之理?” 慕云佑淡淡說道:“塵兒說的不錯,伯伯是有些多慮了。伯伯是想,公主雖是碧海國人,到底離了二十四載,物是人非。你是素日里可親近信任的孩子。若有什么事需要照應,你要替伯伯好好保護她。她也是一個可憐之人……”說到最后一句,已悄不可聞。 蘇曉塵不明白為什么今天有那么多的鄭重和托付。也許數年之后會恍然大悟,但此時此刻,他仍然毫無頭緒,也只好認真地點了點頭,把《云策》揣入懷中。 第(3/3)頁